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中华语文知识库》的故事■文/杨渡(中华文化总会秘书长)《交流杂志101年2月号第121期(历史资料)》

故事的起源来自一个承诺,转折来自一个构想,结果竟是一树繁花。这便是《中华语文知识库》的写照。

两岸合编大辞典 缩短认知差距

故事起源于二○○八年总统参选人马英九先生的文化政策白皮书。一贯重视两岸事务与文化的他,认识到正体字与简体字的差别,两岸文字与语意的差异,是造成两岸认知差距的原因之一;当然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不同带来的差距更大,但要弭平两岸差距,至少让文字先流畅的沟通起来。同时,在两岸和平的太平盛世,为未来的孩子编一本具有当代性的大辞典,也是一件世纪的盛事。

二○○八年当选后,马总统即要求执政团队落实他对人民的承诺,于是文化政策中的两岸合编大辞典便被提出来,成为海基会与海协会协商的可能议题之一。但海基、海协都不是编词典的专家,于是请文化总会提供建言。

事实上,词典的编纂是非常庞杂而细致的工作,非专业者很难想像,多达数百万字以上的文字形音义注释要如何产生,如何确定孰是孰非。更不必说两岸合作,要如何组织团队、建立机制、进行编纂了。

结合两岸专家 打造语言宝库

更大问题在政治。在过度政治化的台湾,字典的注释,一旦被政治检验,一定扭曲模糊。曾为教育部长的杜正胜,根本不可能去干涉字典的编纂,它当然是由文字学专家去编写。然一旦「三只小猪」出现,他得概括承受责任,整个笑话就「流传千古」,实在非常冤枉。而一旦涉及两岸编纂辞典,其敏感性就更高了。随便一个字词,都可能被打入政治的泥沼,各种非专业的胡说八道会压过文字专业的诠释,这才是让人却步的原因。

因此,全台湾最具有编纂辞典功力的教育部国语会,对此非常担心。作为国家层级的教育部,也不方便与大陆国家级单位进行直接的词典谈判,遑论进行编纂。可以想见,由两岸教育部编纂出来的辞典,会接受多少严酷的政治检验。

最后,我们觉得还是由民间单位出面较容易著手,至少先减少阻力。这也是我们给陆委会和海基会的建议。

二○○九年七月,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举行,其中一项两岸共识,即是合编大辞典。如此一来,它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台湾方面,各单位基于民间、文化、层级的三重考量,最后决定由文化总会出面来进行,此事当然要得到会长马总统的认可。

二○一○年初,在经过与北京国务院台办协商后,大陆也决定避开官方色彩,由学术性的中国辞书学会出面作为对口单位,以利工作的进行。这一年三月,我们组织了首度的协商代表。包括辞典专家李鍌老师、国语会执秘陈雪玉、资策会副执行长龚仁文、国立编译馆馆长潘文忠、李国鼎基金会顾问许其清等人,由我带队,一起赴北京与中国词书学会进行第一次商谈。

云端技术 无限成为可能

此时,刘兆玄先生从行政院长辞职后,马总统邀请他出任文化总会会长。他依据自己的科技专长,参考教育部线上辞典的运作效用,也考虑到书面的辞典有字数、辞条等限制,难以整合大量的常用语与学术用语。同时,字典一旦出版,即无法增删,反而不利于当代日新月异的语词现象。如果使用云端技术,将辞典整个搬上云端,原本编纂的限制即彻底改观,内容可有无限的容量。因此他指示,两岸合编大辞典朝云端发展,再由云端的庞大内容中,依据不同需要,编纂成适合各种用途的辞书。

第一次协商便是依据此一原则进行。双方达成的协议有:

1.为解决两岸沟通的实际需要,第一阶段先以一至两年为期,合编一部小型的两岸常用辞典。

2.以三至五年为期,合编中型语文工具书。

3.为利于编纂,两岸立即进行云端辞典的合作。

在内容上,则涉及两大层面。第一,是一般性常用语,即生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用语。此属于常用辞汇的范围,由两岸学者专家进行编审,互相检视,互相订正,以避免发生错误。它有同名异实,如:窝心,土豆等;也有同实异名,如:绿花椰菜(西兰花)、奶精(咖啡伴侣)等。

另一部份是学术专业用语,这一部份数量非常惊人。自一九四九年两岸分隔以来,科技学术领域的各种翻译名词各自为政,包括物理、化学、气象、科技、生物、电机等,译名往往不同;更不必说世界地名、人名的翻译了。这些主要是源于外来语而做的不同翻译,可参照英文编列,较为容易,唯数量太大,涉及领域太广,非一本辞典可以容纳。

这两大领域的数量都很庞大,要放在一起编辑成字典,过去根本不可能。它只能分割成几本不同范畴的字典。但云端科技的发明,无限的容量,解决了所有难题。

两岸各有一朵云 共享努力成果

双方建立工作团队后,实际运作的更多细节还有待处理。二○一○年七月,大陆教育部语用司长王登峰率领学者团来台北进行第二轮协商,主要仍沟通如何建立线上互相检视、如何安排未来的云端架构。当时的构想是,既然是两岸合编的云端辞典,理应共用「一朵云」。这「一朵云」拥有共同的LOGO,共同的操作介面,可用简体字进入检视,也可以用正体字检视,端看读者选择。但后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难度非常大。

问题在于:这看似「一朵云」,总是要有人来支援管理,不是放在空中就会自己飘著,所以要由谁来管理?谁来决定要不要放什么内容上去?在这一点上,两岸确实有不同程度的顾虑,同时读者需要不同,想加入的内容两岸也不一样,硬要整合为齐一的内容,难度太大了。

最后,唯一的办法便是:两岸拥有各自的「一朵云」,各自依照其需要编辑,唯有两岸合编的常用辞典与大辞典内容,是合作检视出来的。这一部份是共享的交集,其它则依据各自的需要,加以增减编辑。如此,台湾可依据需要,加入全民词汇(这一部份由民间参与,自行编纂)以及故宫的书法艺术;大陆则可加入其需要的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内容。两边既有一起努力的共享成果,也保有各自的特色,互相尊重,反而更为丰富多元。

这恰恰是两岸合作模式的一种写照,也是未来可能的发展模式。

为了顺利编纂辞典,迅速展开工作,中华文化总会由李鍌老师组织了专业团队。至少有二、三十位大学中文系的老师参与编辑审查的工作,同时十几位专任的团队也在文化总会进行编写。大陆方面则由李行健老师带领,率十几位师生,以「三同」(同吃、同住、同工作)方式,展开工作。

感谢两岸编辑团队的拼命工作,我们才可能在短短一年三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三万多词条的编纂。

另一方面,有关专门的学术名词审查工作,也由原国立编译馆主持展开。由于它涉及多个不同领域的专业,专业审查就更为重要。李国鼎基金会长期收集的资料,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它是我们进行对比工作的基础。同时,考虑到两岸的留学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为避免两岸使用不同学术名词而造成学生考试的困难,我们也从两岸中小学的课本中,完成四千多笔词条的比对,做成对照表,好让以后的学生有资料可用。

旧语新词 包容力无限

从马英九总统最初的两岸合编大辞典构想,经过转折,已开展为云端大辞典。更有趣的是,随著研究工作的深入,它彷佛有了自己的生命,最后逐渐发展为更具有文化包容力的语文资料库。

尤其,文化总会于二○一○年在北京举办首届「两岸汉字艺术节」深获好评后,隔年更积极策划「二○一一年两岸汉字艺术节」,邀请故宫合办国宝展、历史博物馆举办近现代名家书迹展、国父纪念馆举办「传统与实验─当代书法展」,以及两岸名家篆刻展、科技与书法展等,充份展现中华文字之美。不仅只有文字形音义的内容,还是一种书写的美学,尤其历经千余年的书家创作,书写艺术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特色。世界上有哪一种文字,可以让我们透过像苏轼「寒食帖」那样,直接看见书写者的内心幽微与情感波折呢?

这是全世界所有文字未曾有过的艺术境界。基于此,我们认为一定要把汉字之美放进语文云端资料库里,这才是完整的中华文字之美。

由于中华语文云端资料库的内容不断增加,为了符合它的内涵,我们决定为它重新命名为「中华语文知识库」。一方面符合既是辞典又是语文知识库的特性,同时,也让它有更大的发展可能性。

目前已经完成的架构,包括几大部份:

一、辞典与线上检索:这一部份有两岸歧异用语、两岸常用词典、学术名词、影音等。可说是两岸用语对照的最佳辞典。如果你进入查询,还可以在每一个字里,查到它过去从甲骨文、金文到隶书、楷书、行草等字体的写法。不仅有字,拜现代科技之赐,我们请张炳煌老师用e笔书法存档,你还可以看见书写的笔顺,对老师的教学与学习非常有用。这些,都是以前的辞典不敢想像的突破。

二、汉字艺术:此部份收集了古代名家书迹、近现代名家书迹等,尤其是故宫宝藏的国宝级书帖,包括快雪时晴帖、寒食帖、怀素自叙帖等。为了让读书方便学习,我们还特地请专家将这些书帖以动画方式重写一次。汉字之美,笔姿之飘逸轻重,自可看见。

三、全民词汇:这是为适应当代语文日新月异,而特设的全民参与编写功能。当代语文的变化实在太大,尤其网路的出现,让各种语文流动现象更快。有些字,出现时风行一时,却转瞬即逝。对传统的辞典编纂者而言,该不该收入,就成为一个难题。但对云端而言,却不必如此拘泥。有些名词,可以是一时的,例如现在台湾的「扫街」,它包含扫街拜票的意思,但谁知道多年后,它会不会由于网路的发达,或民主的进展而成为历史名词呢?届时,云端里所留下的这些文字,就是一种语言社会学的最佳材料。人们不仅查字典,还可以观察一种社会现象。

此外,为了让整体知识库活泼化,我们还与中华电视台合作「两岸每日一词」,提供影音学习的内容,让歧异词的对比有更为鲜活的例证。

而目前正在进行,却尚未来得及上网的,是方言语辞的整理。我们都知道,华文文字只有一种,但发音方式却因地而异。闽南语、客家话、广东话、四川话、山东话等,字虽同而音各异。以后如果有机会把这些地方语言整合在知识库里,呈现中华文化的多元面貌,保留下这些地方语言的当代纪录,则整个语文知识库就有希望成为更完整的语言宝库了。

从无到有 开花结果

从马英九总统的一个承诺,到刘兆玄会长的云端构想,再到现在开花结果,成为一树繁花。整个过程之庞杂、两岸协商之辛苦、整合资源之不易、协调各方之难度,确实是以前未曾遇见。更何况是筹划编纂「百年盛世大业」的字典,这确实是艰辛的工作。现在,初步的成果将于二月六日发表,我们谨将它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供批评和指正。

坦然说,没有错误是不可能的,我们期待更多人的批评与指正,好让它修正错误,订正缺点,更臻完善。也让未来的编纂工作,可以更好的继续下去。

我们希望,它最终的成果,是智慧来自人民,知识属于人民,美学属于人民。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