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编辑手记》许年轻人一个美好的未来《交流杂志102年12月号第132期(历史资料)》

一○二年国庆大会上,年轻人热情洋溢。他们挥洒著青春,舞动著未来,从他们身上,看到的不只是台湾的活力,更是国家的希望。

但是,变化莫测的国际经济情势,却让国家未来的前景,蒙上一层阴影。笃信「自由贸易」能凸显各国比较优势、提高国家总体利益,世界各国纷纷走向自由化的道路。当全球性的自由贸易协定因复杂度过高而受阻,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协定一举跃升主流,而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整合更是这波趋势中的热点。

能参与就有机会,被排除滋生威胁。面对区域经济整合,时间已不站在台湾这一边。不论是拥有十二个亚太地区成员国的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还是以东协十国为核心,外加中、日、韩、纽、澳、印度六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甚或台湾的近邻大陆、日本及韩国的中日韩FTA及中韩FTA,谈判进程都加速进行中。台湾在这场国际竞赛中,追赶得辛苦。

为了力挽颓势,马总统于国庆大会上,宣示台湾要成为「自由经济岛」,一方面要全面融入区域经济整合,另一方面要快速推动「自由经济示范区」。

融入区域经济整合,涉及双边或多边的相互开放,以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来达到降低贸易障碍的目的;自由经济示范区,则属单边开放,先小规模试点解除管制,再视成效扩散到全国。不论是国际层次的双向开放,还是国内层次的单边松绑,最终目的,都是将台湾推向一个更广大的市场与更自由化的世界。

但是,这样的努力,却因为畏惧改变与害怕挑战,遭受到很大的阻力。不只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迟未生效,对于自由经济示范区的推动,也出现许多杂音。本期中华经济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刘大年主任与WTO及RTA中心李淳副执行长,不约而同对自我保护心态充斥台湾感到忧心,而商业发展研究院商业发展与政策研究所杜震华所长更直指,管制而非辅导的思维,将使吸引企业投资的诱因大打折扣。

政府开放的进程虽受阻,但两岸民间仍用自己的方式,寻求潜在的商机。紫金山峰会为两岸企业搭起交流的平台,探索两岸分工合作新模式;习李新政带来的改革红利、内需红利、创新红利、知识红利及转型红利,为台商开了一扇机会之窗,让台商得以乘著大陆经济的转型升级,打造企业的「2.0版」。

开放或许带来竞争,但开放的另一面,却是能力的提升。台湾优良设计协会林同利秘书长向读者介绍的几家台湾「隐形冠军」,无一不是具有开创性的思维,不畏竞争,敢于不同;而在流行音乐界,面对大陆电视歌唱节目的来势汹汹,知名作家蔡诗萍期许台湾的文化人,融合在地文化与流行趋势,精进实力,跨足大陆。

效率创新容易陷入降低成本的红海竞争,唯有产品或服务创新才能创造蓝海商机。大陆《旅游法》的实施,提供一个契机,让台湾旅游业者得以摆脱削价竞争,走向高品质深度的旅游。无独有偶,身为台湾的国门、外国旅客接触台湾的首站,桃园机场也以全新面貌,行销国际,让世界看见台湾。

国庆大会上,马总统允诺要帮年轻人圆梦,因为他看到年轻人的眼底,遮掩不住对梦想的渴望。大开放与大整合,带来的是更大的市场。当市场的饼被做大,年轻人实现梦想的舞台就更宽广了。

全球化竞争的内涵已经改变,面对未来,要有更多的想像。改变思维,许年轻人一个美好的未来吧!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