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夏日的沁凉园林 漫游板桥林家花园●文/黄丽如《交流杂志103年8月号第136期(历史资料)》

走进板桥林家花园,满园绿意让人暑气全消,穿梭精心设计的园林造景里,感受诗情画意的过往岁月,心也跟著时空的流转,灵动沁凉。

城市里的一方绿洲

 走出捷运板南线「府中站」,沿著府中路前行,两旁热闹的店家、香火鼎盛的妈祖庙呈现生动的庶民气息,城市的脉动在此流转,在城市都会化的空间里,很难想像转一个弯就可以穿越时空。沿著热闹的人潮走到了文昌街右转,早上的街道有不少市集摊贩,自家种的南瓜、丝瓜、青菜,来自各地的水果在艳阳下争奇斗艳,然而小贩蹲点后方的砖墙却格外引人注目。墙内的树木硕大的伸出墙缘,成了小贩们可以遮荫的天然太阳伞。墙外市集声扰嚷,而墙内则是发散著安静又带著神秘感的气息。沿著墙边,一路走到林家花园的大门,坠入十九世纪中期台湾富贵人家的生活空间。

 林家花园本名为林本源园邸,是来自福建的林氏家族在一八四七年建造的园林,后来经由林国华、林国芳两兄弟扩建,成为家族的居所。这片总面积六○五四坪的空间,分为「园」和「邸」,开放给大众参观的就是通称的「林家花园」,至于林氏家族居住的三落大厝则是「邸」,目前未开放参观。

 园区的导览老师指出,台湾的园林最早始于荷兰统治时期,有钱人为了社交而纷纷兴建庭园,尤其到了清末道光、同治年间,台湾从北到南的名流开始竞相建造花园,最有名气的为板桥林本源园邸、新竹北郭园、雾峰莱园、台南吴园,并称「台湾四大名园」,其中以板桥林本源园邸保存最为完整,旅人可一窥经典的园林形式,感受古人在自己的生活空间里仍流露了对自然的神往,将山、水、泉、石引进庭院内,而灵活的动线更使花园处处洋溢惊喜,在层层叠叠间营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迷人意境。导览老师说:「林家花园从建筑、装饰到花草植栽,都承袭著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也是目前台湾最有看头的园林,一草一木都有著对美好未来的期许,不同季节游赏呈现出不同的园林风情。」

祈福装饰处处可见

 游赏林家花园,可明显的感受到林氏豪门虽然已经享受了荣华富贵,但对于福气、好运仍有无限的神往,不管是建筑的设计还是花窗的风格,都寄寓能大富大贵。以林家藏书和读书的汲古书屋为例,进门前门庭的结构华丽,亭子顶端的造型像是一个棺材,无非就是取升官发财的寓意。而各个雅致阁楼的花窗,也寄情于美好未来。「方亭」瓶子状的花窗代表著平安、「定静堂」蝴蝶状的花窗代表福气、「观稼楼」竹节状的花窗表示著节节高升、「香玉簃」双钱形花窗则是对富贵的向往、多处的桃形花窗无非是为了祈求长寿。导览老师苏黄美说:「林家花园用大量的雕刻来呈现福气,多样的花窗让园林多了可看性,也传达祈福美意。除了墙上石雕的花窗,内部设计的木雕一样有深厚的祈福意涵。」细看部分厅堂的天花板,可以看到天花板的四角雕上了蝙蝠,象征福从四方来,而天花板正中心的白鹤,更是希冀长寿的投射。

文人雅趣浓浓书卷气

 林家虽然是经商致富,但富贵人家对于文风的追求与涵养,在林家花园内满园洋溢,让人沾染浓浓书卷气。游走园林,时常可见以书卷为造型的花窗,让整体空间在花草老树间弥漫著文风。而花园内的「汲古书屋」是林家的藏书楼,周边的「方鉴斋」是过去的书房,更是林家人和文人墨客吟诗作对之处,回廊旁上的题字即是灵光乍现所留下的痕迹。而方鉴斋旁还有一个戏台,搭配著假山、小桥,意境非凡,可以想见当时戏班在此表演,文人墨客于此同欢激荡的热络场景。而园中的敬字亭则表现出林家对于墨宝文书的重视,让人动容。

 文风之外,游赏林家花园更强烈感受到前人对于生活的雅兴与情趣。比方走进观赏花卉的「香玉簃」,弯弯曲曲的回廊让赏花赏树多了不一样的角度,步行其间就像走进山水画中,实景变得飘逸、虚景多了气质,山水庭园呈现大千世界。至于靠近出口处的「月波水榭」是林家花园最具诗意的场景,导览老师苏黄美说:「此处是赏月的地方,前人不只抬头赏明月,还喜欢低头看月亮在水里的倒影,这一池水就是让人赏月看月波的地方。」月波水榭的整体造型像是一个画舫,主建筑就像泊岸的小船,打破园林的疆界,创造出想像的空间。而水榭旁还有一个回旋的石阶,让人登高赏月,旁边题字「拾级」,亦有步步高升之意。站在高处、望著水池,想像前人赏著空中月与水中月的雅兴,不得不说前人比现代人还懂得生活,更明白生活情趣。

 游赏板桥林家花园宜放慢脚步,细细体会园林的风景、设计,才能感受当初林家追求天人合一、寄情于山水的情怀。而各个厅堂的细节、摆饰都非常有看头,一般人平时很难窥见豪门人生,免费参观的林家花园让寻常人见识豪门的生活情境与精神上的自我提升。当走在跨越园区两大区块的「横虹卧月」陆桥,俯瞰著园林全景,过往的诗意与对生活的讲究让旅人的脚步也跟著有气质。一趟园林之旅,不只穿越了时空,也让心灵有新的能量,在满园诗意中发现台北生活的美好。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