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合作对美再平衡亚洲政策的影响◆文/陈一新(淡江大学美洲研究所教授)《交流杂志104年2月号第139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26
二○一四年到二○一五年,中俄两国不断强化合作关系,从举行联合军演、俄罗斯提供大陆军售与军事科技协助、联手打击「颜色革命」、进行能源与经济合作,到协力维持多极体系,在在显示北京与莫斯科之间的合作确已日益深化,自然而然对美国主导的再平衡亚洲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中俄两国为何及如何深化合作?
首先,北京与莫斯科都体认美国再平衡亚洲政策对中俄两国已构成威胁,甚至危及他们的生存发展空间。
再者,为了冲销或降低美国再平衡亚洲政策对他们的威胁,中俄两国除了合作,别无选择。
第三,尽管中俄两国进行的多项合作未必能缓解美国再平衡亚洲政策对他们带来的压力;但是,至少他们可以相互取暖,甚至为其他亚太国家提供另一个选项。
中俄两国正在进行的多项合作可大致分为政治、经济、军事与国际体系四大层面。首先,在政治层面上,由于中俄两国正在面临西方操控下民主化浪潮的威胁;因此,双方都有意愿联手发展因应民主化浪潮的机制。 就北京而言,尽管西方操控下民主化浪潮尚未直接挑战北京当局;但是,香港占中事件的爆发显示北京有必要未雨绸缪。
对莫斯科来说,尽管普丁总统声望上升,也具备社会控制能力;但是,在西方势力的介入与国内人民要求自由民主的声浪交相激荡下,一旦西方加大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将使原本欲振乏力的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引发社会动乱,可能爆发下一波更强烈的民主化浪潮。
因此,面对共同的民主化浪潮挑战下,中俄两国都有意寻求在社会监控、网路侦查及防堵西方渗透机制等方面推动更多的合作。
其次,在经济层面上,中俄两国的能源与经济合作原本就十分密切,在西方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后,双方的能源与经济合作更进一步取得进展。在投资发展银行、金砖五国设立的开发银行及外汇储备银行开始营运之后,中俄两国的经济合作可望更上一层楼。
第三,就军事层面来看,正如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大将访中后指出,中俄两国在军事领域的相互协作具有很大的潜力,俄罗斯正准备与大陆在最大范围内发展协作。
以中俄联合军演为例,中俄海军在二○一四年五月已成功举行第三次海上联合演习,完成两国海军教学战斗任务的演练。二○一五年春季,中俄海军将再次在地中海海域进行联合海军演习,并在太平洋海域举行空海联合军演。 此外,对中共军售与军事科技协助方面,莫斯科除同意出售北京二十四架SU─35型战机外,并同意签订一系列包括RD─93S引擎在内的军用与民用零组件合同。
第四,在国际体系层面上,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机制愈是运转顺利,国际体系就愈可能朝向多极体系发展,从而为两国的协作机制与发展提供较长的战略机遇期。
为何中俄两国不可能结盟?
尽管中俄两国目前都有强烈意愿推动双方的各项合作;但是却不太可能形成联盟。
首先,中俄两国都拥有核武,其他核武大国都不敢轻撄其锋,实无结盟必要。
其次,他们都拥有足以自保的传统武力,几乎没有什么国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第三,前苏联在冷战时期就是东方集团的老大,是否愿在后冷战期屈居第二把交椅,不无疑问。
第四;后冷战时期至今,中俄两国长期采取不结盟政策,是否要在未来改弦易辙,亦值得怀疑。
第五,中俄两国虽因战略考量而合作,但彼此都因有不同的思考而互相猜疑。莫斯科担心大陆经济与军事崛起,将视俄罗斯为二等国家;北京则忧虑若对俄罗斯经济挹注过多援助,俄罗斯可能再度崛起,反过来威胁大陆。
为何北京不可能全力援俄?
对中俄两国最新也可能是最大的考验就是俄罗斯经济可能在二○一五年陷入空前危机,因为国际原油价格、卢布币值狂跌,对原先就衰退的俄罗斯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经济成长率不断下修。如果原油、卢布持续下跌的话,俄罗斯的经济可能陷入更严重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大陆会对俄罗斯伸出援手吗?
二○一四年十二月中旬,美国发起新一波的制裁,主要是针对俄罗斯于三月间并吞克里米亚。美国总统欧巴马签署了行政命令,禁止向克里米亚出口商品、技术和服务。欧盟和加拿大早些时候也通过类似措施,欧盟的制裁措施则于十二月二十日生效。
普丁同日发表演说表示:「当然,没有人能恫赫我们,抑制或围堵和孤立俄罗斯。从来没有人能够也没有人将会。」他提出,俄罗斯必须做好准备,度过某些难关,对其主权、稳定与社会团结面临一切威胁,始终做出适当回应。
在俄罗斯十二月十八日年终记者会上,普丁表示俄罗斯经济危机可能持续两年,担心西方老想拔「北极熊的牙」。面对执政十五年以来最严重的财经危机,普丁将俄罗斯近月以来蒙受原油价格与卢布币值双双狂跌导致财经危机的部分责任归咎于西方。在投机客的炒作之下,国际原油价格剧跌,连带引发卢布狂跌,更是重挫了俄罗斯经济。
俄罗斯中央银行警告,如果油价维持在六十美元,明年经济将萎缩四.五%至四.八%。世界银行也预测,俄罗斯经济在二○一五年将衰退○.七%,如果油价继续走低,衰退幅度将更大。普丁在年终记者会上说:「我国的经济将脱离这次危机。要多久?或许两年。之后,成长必然会发生。」他也警告说,俄罗斯经济在未脱困期间,政府必须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假若「各种外在因素」变得对俄罗斯有利,困境也许能提前改善,强调卢布的汇价将可回稳。
什么是对俄罗斯有利的「各种外在因素」?油价下跌和西方制裁是造成俄罗斯经济危机的两项「外在因素」。问题是,现在还看不出产油国会让原油价格止跌回升,因为受到页岩油较低廉价格的挑战,他们别无选择,只有削价求售;至于西方制裁也看不出改变的迹象,目前新一波对莫斯科的经济制裁方兴未艾,短时间内不可能喊停。
俄罗斯的经济情况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实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首先,根据普丁自己的估计,卢布币值剧贬,西方制裁因素占了大约三十%。问题是,卢布作为俄罗斯国币,如此弱不堪击,普丁实难辞其咎。
其次,正如他在记者会上所承认的,过去二十年俄罗斯经济未能多元化发展,过度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是俄罗斯经济失能的主要原因。这两项出口占二○一三年俄国总出口额的百分之六十八,政府岁收的百分之五十。
第三,政府岁收另一主要来源就是过度仰赖军售收入,而不发展民生工业。 最后,俄罗斯能仰赖的「外在因素」可能只有期待大陆伸出援手。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看,大陆都不可能见死不救。首先,中俄两国虽然不太可能发展成为战略联盟,但是俄罗斯不仅可以在中俄联合军演上助涨声势,也可在太平洋地区箝制美日两国。一旦俄罗斯经济崩盘,北极熊被拔了爪牙,大陆也会陷入单丝不成线,孤掌难鸣的局面。
其次,俄罗斯的国防科技能力在全球至少排名第二,对大陆军售绰绰有余。一旦俄罗斯经济崩盘,可能对大陆未来国防工业的发展影响至巨。
第三,虽然俄罗斯经济表现不佳,但是在高科技、能源、天然气与重工业仍有可观之处。一旦俄罗斯经济崩盘,大陆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科技、能源、天然气与重工业将受到负面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大陆外交部长王毅、商务部长高虎城会说,大陆会「力所能及」帮助俄罗斯。但是,普丁也不要忘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就是「朋友帮忙,救急不救穷」。
中俄合作对美再平衡亚洲政策的影响?
综上所述,尽管中俄两国的合作有其局限,也不太可能发展成为联盟关系;但是,他们之间愈来愈密切的合作仍对美国主导的亚洲再平衡政策带来一些冲击。
首先,中俄两国的合作愈是密切,就愈有可能激起美国进一步强化其与盟国与伙伴的关系。
其次,中俄两国包括联合军演与军售、军购在内的军事合作,不仅可能刺激亚太地区国家进行更多的联合军演,也可能带动亚太地区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与军售、军购。
最后,中俄两国日益密切的合作可能让美、日、南韩、澳大利亚及不少亚洲国家视为威胁;影响所及,他们可能因权力平衡或威胁平衡的考量,而合纵连横或形成联盟,以因应中俄两国日益密切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