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我不是归人,只是过客◆文/周祝瑛(政治大学教育学系教授)、鲁嫔文(政治大学IMAS 研究生)《交流杂志105年10月号第149期(历史资料)》

我在台湾经历了一段美好也不美好的时光,也许之后不美好的时光会多一些,但我还是希望祝福台湾,走好,走稳,走下去……

这是二○一六年一月十六日一位陆生在社交媒体写下的感言。

当天,中华民国举行第六次总统、副总统直选,民主进步党推荐的蔡英文与陈建仁最终以六八九万四七四四票当选。此次选举打开了民进党第二次执政的局面,同时蔡英文也成为台湾史上首位女性最高统治者。这一结果并不令人意外,不少陆生坦言,蓝绿无论谁当选,和他们的关系相信都不会太大,他们的诉求一直是平等的工作权和医疗保险等。然而,台湾年轻一代「天然独」的氛围是否会在民进党执政后愈演愈烈?陆生来台的相关政策是否会因此受阻?陆生的境遇和身分认知是否会因此变得更加尴尬?这些担忧却实实在在改变著陆生的台湾经验。


失序的第一次沟通

就在台湾总统大选的前一天,台湾旅韩艺人周子瑜针对自己所谓的「台独」言行公开发表道歉视频,这个十六岁少女令人心酸的一鞠躬,把事件推向了白热化阶段,两岸年轻人在互联网上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笔战。三五○万的脸书关注使得「周子瑜事件」打破了脸书进入台湾市场以来,同一时间关注同一事件最快最多人数的纪录,俨然形成「反中情绪」在台湾年轻人中,一触即发的局面。微博突破三十万的讨论次数,让「周子瑜」成为当时的最热话题,于是陆生与中国大陆网友,在累积了太多来自台湾社群及媒体,对中国大陆动辄以「支那国」、「强国」、「中国狗」辱骂等字眼的愤怒,以及台湾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成为压垮两岸善意的最后一根稻草。

或许可以说两岸间的网路键盘大战,只是肇因于当时周子瑜特殊事件而来的单纯情绪发泄,但那这些不满情绪的背后,却活生生地反映出两岸这六十年来无法弥补的认同差异。尤其在近二十年来台湾「去中国化」教育政策下,这一代台湾年轻人与受「大一统」思想教育成长的同世代中国大陆年轻人之间,对周子瑜手上挥舞的那面青天白日旗显然有著截然不同的联想。对于两岸的历史和九二共识的认识,甚至对彼此的想像,也存在著巨大的落差。即便不少理性的陆生和中国大陆网友表示,周子瑜的道歉完全没有必要,她只是商业和政治的牺牲品,但此事在中国大陆引起的蝴蝶效应却不容小觑。尤其是这几年中国大陆在境内大肆宣传自己对台湾诸多的「让利政策」,然而如今看来这样的示好似乎并没有换来台湾民众的好感,面对这样的失落,加上中国大陆这二十年来透过经济成长等实力所建立起来的民族认同感与自信心,中国大陆在两岸问题上的鹰派思想,开始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不少中国大陆网友甚至叫嚣著:「你有权利台独,我也有权利封杀你」,甚至连「武统」的呼声也一度获得大陆人民的声援。

从这些激情似的发展,其实不难看出:中国大陆很多网友对于台湾问题缺乏最基本的常识,不能区别「国民党」、「中华民国」和「台独主张」,政治素养相对浅薄。类似的中国大陆网友狂欢式的隔空叫阵,也难以赢得台湾的中国认同,反而只会伤害台湾人民的感情,进而影响两岸和解进程。令人无奈的是,隔著台湾海峡,一边喊著「一边一国」,一边高举「台独必反」,两岸年轻人就在这些南辕北辙的思想差异下,开启了二○一六年第一次正面的网路交流和对话。


从「宝岛」到「诈骗岛」

如果说周子瑜事件中,两岸年轻人的交流和冲突是因为双方对彼此的一无所知,那么接下来发生的针对肯亚案的讨论,则是由于双方脱离了固有想像的崭新认知。

二○一六年四月,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肯亚先后带回八名和十五名「中华民国」籍嫌犯,因该事件涉及管辖权及主权等敏感问题,加上时值台湾总统大选,于是引起两岸媒体和民众广泛的关注与辩论。在这样的氛围中,两岸年轻人那根敏感的神经线再次被挑起。一方面,台湾媒体强调台湾应该积极主张国际刑事管辖权,呼吁按照「两岸共同打击犯罪与司法互助协议」,遣回嫌疑犯,台湾年轻人则不免担忧今后中国大陆当局可以借由任何理由,随时在境外逮捕台湾人,反中情绪再度高涨;另一方面,中国大陆媒体不断重申自己的国际刑事管辖权合法性,强调中国大陆受骗民众的悲苦,谴责台湾对于诈骗犯量刑太轻,对于中国大陆被害人的不公等。

此事对于两岸这些年累积起来的善意,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尤其中国大陆官方多年苦心经营的「台湾正面形象」,因这些事让中国大陆年轻一代对于原先好不容易塑造出来的美好台湾形象,逐步瓦解。民众戏称「国台办」是「跪台办」,不满其对台多年的怀柔与让利政策,导致台湾诈骗大陆民众的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过去那个被美化为「最美的风景是人」的宝岛,一下成为「满地骗子」的鬼岛。类似的「唱衰对方」戏码让人想到了二○一三年以来,中国大陆官方传媒对香港的一系列负面报导,导致如今陆人游览香港人数锐减,影响当地经济发展颇巨。不少陆生也担心此事将在台湾重演,一旦中国大陆官方媒体持续对台负面报导,影响的将不只是陆客来台观光人数,陆生人数也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


媒体的发酵作用

二○一六年以来,两岸年轻人在网路上的直接交流越来越频繁,面对面的交流和接触,揭开彼此神秘面纱的同时,也凸显出双方存在重大的认知差异。一方面,许多调查统计都显示出,在「去中国化」下成长起来的台湾年轻人,对于「中国认同」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在面对中国大陆这个强大的威权政治体系时,第一反应就是「抵制」。但台湾年轻人同时又不得不面对台湾在经济和国际地位上,被中国大陆打压的愤怒和无奈。面对中国大陆「经济大国」和「野蛮强权」的两个对立的形象与事实,台湾的年轻人完全失去了上一代人面对中国大陆时的自信与连结,这样的害怕和愤怒加在一起,让任何和中国大陆相关的议题都难以被理性探讨。

相反的,中国大陆新生代成长于「中国崛起」的环境中,经济的快速崛起间接提升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中国大陆年轻人深信,实力才是硬道理,希望经由实力的不断提升与大环境中激烈的竞争,赢得国内外的尊重和肯定。中国大陆年轻人面对强大竞争下滋生的现实主义,和台湾年轻人普遍充满小确幸的理想主义接触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上两方青年世代不同的历史教育与社会发展,两岸年轻人,尤其是网民的所谓隔岸「沟通」,其实只是在「对彼此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进行。

然而,如果我们追问:两岸年轻人这样的认知差异是如何形成的?恐怕双方媒体都难辞其咎。长期以来两岸彼此失实的偏颇报导,为今日两岸年轻人的认知鸿沟埋下了伏笔。中国大陆年轻人长期以来在台湾是「宝岛」的宣传下,对台湾的期待和想像都过于理想化;然而讽刺的是,台湾年轻人从媒体中获知的中国大陆却常常充满负面新闻,对今天的中国大陆现实所知甚少。结果,不管是台湾的绿营媒体还是中国大陆的官媒,对于两岸重大事件的报导,都起了推波助澜的失真作用。对中国大陆年轻人而言,在网路时代中,绿营媒体再三的不当用词,深深刺痛了中国大陆民众的感情;而中国大陆官媒对台湾形象的「唱衰」,也加速了「宝岛」形象的垮台。换句话说,对台湾年轻人而言,台湾媒体对中国大陆的形象塑造一直停留在「政治」和「传统文化」的形象构建,缺少对中国大陆当今社会发展和经济文化的真实报导,导致台湾年轻人对中国大陆从「冷感」到「无感」,不愿去正视两岸关系对于台湾前途,甚至于个人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矛盾的陆生角色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陆生这一特殊群体,在这些重大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和自我认同的转变。他们站在两岸关系的第一线,每次两岸大事件发生的时候,作为「中国年轻一代」,他们无法完全脱离长久以来对台的固有认知,但在台的经验又使得他们更加了解台湾和台湾年轻一代的想法,这样的「了解」是否能让陆生在交流中扮演更加理性的角色,成为懂得双方社会,且知道如何居中沟通与解读的第三方?相对的,在面对每一次「反中情绪」的爆发过程,陆生又成为直接的「受害者」,常常必须忍受两岸人民对他们何以来台学习的误解和敌意。过程中经常处在原本自我身分认同,以及是否对台湾认同的矛盾中。长久之后,这些冲突的矛盾经验,是否会挑起陆生对台的不满情绪,加速恶化双方年轻人的互不理解,或者可以进一步培养一群知台及爱台的中国大陆同学,至今仍未有定论。

总之,近年来特殊的两岸交流历史中,无论来台就读学位或进行短期交换的陆生,从一开始就注定必须随时面对两岸人民质疑与挑战其特殊身分。从他们抵达台湾的第一天就意识到,自己完成学业后无法停留而终须离开,宛若「过客」地在台湾度过或长或短的一段青春岁月。他们是两岸互动中最近的观察者,同时亲身经历两岸关系的起伏与蜕变。这群「过客似」的陆生世代终将归去,但这群带有「台湾印记」的陆生,无论两岸关系如何变化,他们都是解读两岸社会事件与缩短双方思维差距的最佳诠释者(interpret or decipher)。有朝一日,当他们带著自己的「台湾故事」回到中国大陆的时候,如何继续担任双方未来发展的沟通桥梁,他们又将如何建构未来的两岸关系?值得拭目以待。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