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的人事角逐与习近平的权力巩固◆文/蔡文轩(中央研究院政治所助研究员)《交流杂志105年12月号第150期(历史资料)》

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今年十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于北京召开。一般而言,六中全会是决定下届党代表大会人事布局与权力分配的关键会议。如同中共过去的惯例,高层的权力竞逐过程始终以暗盘方式进行。即便本次六中全会对于人事布局可能有重大的讨论,但外界可能迟至明年十九大时,才会知道最终结果。而若没有意外,十九大五位政治局常委将会去职,同时也将决定总书记习近平,在二○二二年的继承人。不过,本次全会最值得关注的,仍是习近平成为中共党史上第一位在任时通过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自命为「核心」的总书记,成为继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之后的第四个中共领导集体「核心」。外界多将此视为习个人权力强化的讯号。

会议公报提及「核心论」极不寻常

从党史的角度,「核心」在中共语境中,意味著个人最高权力的确认。而「核心论」的说法,是于一九八九年春夏之交在中共内部一定范围内出现,最早由邓小平提出。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共召开七次的六中全会。这七次的六中全会,主题多围绕党建问题,还会公布下一次中共党代会时间。

本次会议确定十九大会在二○一七年下半年于北京召开,但在会议公报提及「核心论」,却是党史首次。严格地说,中共从未使用全会会议公报谈论任何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论」议题,故本次会议显得极不寻常。公报同时还提到了,「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并号召全党同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此前,从二中全会到五中全会,会议公报中,表述均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此次公报提及习近平次数高达二十五次,部分观察认为,这显示习与其他常委同僚的权力地位正逐渐拉开,而自二○一二年成为最高领导人以来,习显然掌握了很大的实权。但「核心论」的提出,也显示他可能正面临党内其他领导阶层或元老的挑战。

此外,此次六中全会主题定调为「全面从严治党」,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规定。部分观察指出,习正透过约束党内干部政治生活的方式,打击异己与强化个人领导威信。而在与会人员方面,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均出席会议,中央纪委委员一般列席会议,其他列席人员则不断变化。就此,列席人员的更动会是观察六中全会人事异动的一项指标,甚而牵涉到下届(十九大)人事异动的布局。而在本次全会上,未开除五中全会后落马的六名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仅开除一位中委、三位候补委员,显示部分重大案件,如天津市委代理书记黄兴国的违纪案件,尚未调查完毕。

按照往例,中共在过去的六中全会中,有四次都涉及中央委员层级的调整,通常是递补中央委员,或给予部分中央委员开除党籍处分。而在人事异动最为剧烈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甚至涉及整个党内高层的权力重整;在该次全会,通过华国锋辞去党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并改选了胡耀邦、赵紫阳与邓小平为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与军委会主席。因此,在六中全会进行重大人事调整,并非没有前例。鉴于客观情势日趋严峻,如经济成长趋缓、社会矛盾日益增加、党内反腐进程的延续等,会前外界预测中共的党政高层可能在本次全会做出「惊人之举」。不过,中外媒体事前的诸多揣测,包括中纪委书记、政治局常委王岐山于十九大留任问题,或是习近平是否回避在十九大发布继任人选,甚至是本人于二○二二年留任第三届总书记等,在本次六中全会,并未定夺。但「核心论」的说法,已显示本次全会有极大突破。

六中全会的政治意涵与此前人事异动

本届六中全会人事异动的一大重点,是下一届的党内权力洗牌正式开跑。在明年的十九大,七名现任政治局常委中,将有五名届退,十八名政治局委员中,有六名届退。故六中全会政治意涵的一大看点,将会是王岐山是否会「借势」于十九大留任。作为习近平最亲密的政治盟友王岐山,自十八大以来,一肩挑下党内反腐运动。但按照常委六十八岁届龄需划线离退的党内惯例,王仍得于十九大从常委位置退下,目前对王的去留,多数观察仍看法不一。

回顾中共媒体舆论近期的酝酿,王在七月后的党媒,见报频率逐渐上升;同一时间,海外传媒对王的留任议题正式浮上台面。不论出于支持还是反对,中共党内的各派人士似乎正透过国外媒体,开始频频放话。王主管的中纪委近来动作也益趋积极。迄今为止,本年已有三十二名省部级以上高官涉贪受审,其中十四人获刑。九月,天津市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的无预警落马更震撼中共官场。

在法规层面,中共中央今年七月印发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八月又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带病提拔」指提拔有问题的干部,与身体健康无关)。而本次全会的主题已订为「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将被制度化,会议通过由中纪委提出的两项有关干部监督的准则与条例。部分观察因此认为,这类塑造王岐山政绩斐然的方式,将是为王的十九大延任动作铺路。但不可否认,这一系列打贪动作,已严重触及党内各个派系的利益,也为王自己制造太多敌人。

部分观察指出,习近平与「团派」势力的冲突日益明显。习在十九大期间,将试图阻止团派干预剩余七人组成的常委位置。就此,在本年年初,中共官媒专文批评共青团中央「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同时有消息指出共青团的预算遭到极大的缩减,习本人极可能主导了这次动作与批评,因此被视为打击团派的讯号。主要是由于目前的政治局一级中,团派占据二十五名政治局委员中的十四名,虽然这十四名委员多数在明年届龄退休,但具备年龄优势的团派成员李源潮、汪洋和胡春华,有极大机率入常,其中胡春华更被看好为前任总书记胡锦涛的隔代接班人。届时团派成员将占常委的大多数。若没有重大意外,这三名成员,应至少有一人会入常。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我们无法清楚习近平是否已准备对团派开刀。但习可能会支持王的延任,甚至利用破坏这条惯例,寻求自己跳过规则,而连任第三届的总书记。

非习派官员积极靠拢

此外,六中全会的另一看点是新任的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等多位省市委书记,对「习核心」表态,且过度频繁的表忠行为。部份媒体发现,李鸿忠自调任天津市委书记以来,就在首次的党政干部大会上,大表对习近平「绝对忠诚」,在十月十日,李更在《天津日报》发表五千字长文,以「天下至德,莫大于忠」比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习近平权威的决心,并再次喊出「习核心」,称习「是党中央的领导核心」。而在二十二日的市委政法会议上,李则强调「政治挂帅、政治第一、政治为首」,绝对维护对党的忠诚。按照惯例,补缺天津市委书记之人将在十九大进入政治局,李的过度表态就显得极不寻常。

根据非正式统计,自八月以来,中共已有七位省市委书记履新,这七名新任省市委书记先后争相向习近平示忠,在不同场合喊出「习核心」。若仔细观察,除云南省委书记陈豪,这七名省市委书记与习近平并无特殊渊源(陈豪曾于习任上海市委书记期间共事)。而在五中全会后,本(二○一六)年晋升的九名省市委一把手,其中两位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江苏省委书记李强,不在这波表态之列。由于陈敏尔、李强为习近平主政时期旧部(前者掌握省宣传系统,后者兼任省委秘书长,被称为习的「大管家」),两人皆具年龄优势,被视为「习家军」中备受栽培的省级干部,我们可推测六中全会前这波表忠热潮,应是非习派系的省市级官员,出于权力危机感的靠拢表现。而在未来,习近平与所属「习家军」,是否对党内权力斗争有更大动作,颇值关切。

盘点十八大后浮上台面的「习家军」

根据媒体的非正式统计,十八大后被习近平提拔,可视为「习家军」的派系成员,共有三十四名。根据官方公开的简历,大致统计为福建背景最多,有十一人,浙江次之,有十人。其中五人在党和军的中央一级机构任职,十四人担任省市级地方大员,只有五人在国家部委任职。「微博大V官员」蔡奇(国安委办公厅副主任),更于六中全会召开后的十月底,传出出任北京市代理市长,引发关注。而在中央机构中,十五人中有两名中央政治局委员,一名是栗战书,另一名是王沪宁。这两人在十九大召开时分别是六十七和六十二岁,未达六十八岁的退休线,可能有机会往权力顶尖再进一步。而在十四名省市级官员中,年龄优势是他们最大的助力,除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外,这批省市级官员在十九大召开时,都不超过六十二岁。此外,这十四名省市级官员,有一半有在浙江与习近平共事的经历,中共官场多称其为「之江新军」,以显示这类官员与习的亲密程度。他们分别在贵州、吉林、浙江、江苏、山西、上海和广东任职。其中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和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楼阳生都是今年刚刚获任新职,且任职地都是在反腐中发案严重地区。这些迹象说明习正透过任命亲信的方式,重整当地官场,扩大打击力道。

整体而言,这三十四名官员非常年轻,到二○一七年十九大召开时,平均年龄将不满六十岁,最年轻的军委主席办公厅主任钟绍军将不超过四十九岁。此外三十四名官员中有十九人尚未进入中央委员会,这意味他们的仕途周期将有更长的发展,应有不少人能跨过二十大。这项条件,将是未来「习家军」与其他派系竞逐的一大优势。但不可否认的,中共党内派系的权力均势若出现过度倾斜的问题,敌对势力将有更大的反扑。就此,「全面从严治党」成为习在调动党内人事的合法性依据。这三十四名官员的抬头,更多受惠于这类的反腐行动。

为十九大铺路

从本次十八届六中全会的意义上,可以看到习近平透过「核心论」强化统治地位的政治手段,及透过拉拢亲信,逐步巩固自身党内权力的态势。此外,我们也可以看到习近平透过修订和审议《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来做为个人反腐倡廉的指标与政治符号。习近平透过人事安排与意识型态的控制,希望在本次六中全会上,建立起足够的威望与合法性,为明年的十九大的政治继承铺路。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