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编辑手记》变动中的国际新秩序《交流杂志106年4月号第152期(历史资料)》

3月19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全世界媒体都在关注。美国国务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首次访问中国大陆,与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进行会晤。作为世界的两强,双方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可能主导未来全球局势的走向,而两岸关系作为镶嵌在全球网络中的开放系统,美中关系的变化,也将牵动著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道路。

被外界视为全球局势中高度不确定因子的川普,上任已届满2个月,随著其行政命令与政策指示的逐一发布,其施政战略越来越清晰。为掌握世界动态,让台湾在诡谲的国际局势中站稳脚步,本期特别规划以「台美中关系前瞻」为题,邀请专家学者分析川普的决策风格与政策取向。从本期数篇精彩的专文中可以发现,川普状似没有一定套路的对外政策,实则依循「经贸双边,军事多边」的战略路线:「双边」是便于讨价还价;「多边」是为了区域联防。最终目的,无非是「美国利益至上」,正呼应了川普「美国优先」的施政口号。

在「美国优先」的大旗下,或许对美国在地人来说,是一大福音,但对于美国的外来移民而言,显然自由的权利就面临某种程度的威胁。自由之家2017年的全球自由度评比,美国的自由度出现倒退,外界普遍认为是由于有排外倾向的川普当选美国总统所致。追求绝对的自由所必然引起的对立,是否反而有碍于自由?本期李酉潭教授的专文留给读者许多思考的空间。

就台湾而言,作为被自由之家评为「最自由」的国家之一,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来自于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形势的转变,制约了台湾的政治与经济发展。台湾的海岛型开放式经济,注定将受到川普反全球化、产品回归「美国制造」的影响,必须调整产品线的全球供应链布局。而为了减缓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对台湾经济表现的可能冲击,政府亦著手扩大内需,以公共投资带动民间资金的参与投入,「前瞻基础建设计划」应运而生。

相对于台湾的积极扩大内需,产能过剩的中国大陆则把握美国退回孤立主义、世界出现权力真空之际,积极向外经济扩张。作为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中国大陆透过一带一路展现引领全球经济的雄心,「义乌伦敦直达车」只是其中一步。随著美国可能逐一退出区域性多边贸易协定,预料中国大陆将会有更多积极性作为,企图改变全球的权力结构分配。

今年3月中国大陆两会已让十九大的权力倾轧提前开跑,同月的荷兰议会选举则嗅出政治光谱往右移的迹象,而4月的川习会与法国总统大选、9月的德国议会选举,以及11月的中共十九大,都将是影响全球局势走向的重大事件。对世界秩序而言,2017年,无疑是关键的一年。

时值国际秩序重整、权力结构重组之际,夹在美中两强之间的台湾,或许综合实力尚不足以进行国际政治权力的角逐,但是台湾的社会文化风尚等软性权力,早已无远弗届,透过社群网站的相互交锋、微电影的相互观摩、通婚与两岸青年学子的交流交往,默默在两岸之间发挥影响力。唯有夯实两岸人民互信互谅的底层建筑,两岸政治互信的上层建筑才得以稳固,而这些,实有赖各界、各层次的沟通管道畅通无碍,以消弭两岸成见、化解两岸对立。

当文化认识取代政治争论,两岸心的距离,也就不远了,两岸的和平发展道路,才会走得更顺遂。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