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解析川普上台以来的东亚战略新情势◆文/翁明贤(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台湾战略研究学会理事长)《交流杂志106年4月号第152期(历史资料)》

2017年2月,德国慕尼黑举办年度国际安全研讨会,主办单位提出「后真相、后秩序与后西方」的主轴概念,描述当代西方国家所面临的全球与区域秩序失控现象,当然意有所指的针对美国新上任的川普总统就任前后以「美国第一」为主轴的竞选政见,不管是针对英国退出欧洲联盟、北约组织防卫预算分摊,或是与俄罗斯关系的晦暗不明、要在美墨边界筑高墙,以及限制外来移民的举措等,都显示对此「三后」的忧虑。

此外,针对东亚情势,川普提出日、韩同盟国的军费分摊问题、北韩核武与飞弹试射、中国大陆为汇率操纵国等,也引发东亚地区国家隐忧不安,产生与西方国家相对应的三个「后现象」:首先,「后美国」:华盛顿是否不再主导亚太战略格局发展,让中国独自在亚洲撑起一片天?「后民主」:南韩总统遭弹劾下台与菲律宾杜特蒂总统违反人权作为,以及「后结盟」:美日、美韩等传统防卫合作关系,是否会因为川普的决策风格,发生东亚秩序溃散的现象?是以,未来影响东亚战略情势走向的因素,呈现「多元化」与相互牵动,当然对台湾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与挑战。

影响东亚战略情势因素

■ 川普的外交决策风格

川普是一个政治素人,没有担任过任何美国各阶层的公职,凭著房地产炒作致富,又擅长运用媒体创造知名度,被誉为美国总统选举以来的黑天鹅现象。是以,川普的从政风格采取另类思维,不受传统共和党「建制派」的约束,反对既有高层及其派系利益既得者,一切以所谓平民百姓福祉为依归,在「美国第一」的竞选口号下,牵动既有的贫富不均、种族关系紧张、移民等问题,这就给反建制派留出空间,以增进每一位民众的福利为政策考量,某种程度也陷入「民粹主义」的施政风格。加上其主要国安团队人选几乎来自于退役将领、商业巨子与其竞选幕僚,没有处理国际与外交事务的经验,又不信任既有国务院官员,很难厘清未来川普决策理则。

■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三大支柱的挑战

在川普竞选成功之后,透过其「百日维新」宣言,以及上任之后,「剑及履及」的签署各项行政命令,停止「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的谈判进程,终止欧巴马健保,禁止7个有伊斯兰国恐怖份子的中东北非国家移民进入美国等,不仅引发美国内部民众反弹,也增添盟国对华盛顿不确定因素之疑虑。

在欧巴马时期,透过「重返亚太」战略的三个支柱:「经济上」建构TPP;「军事上」提出「全球公共空间介入作战」概念,强化远程封锁作战能量;「政治上」鼓励亚太国家朝向「民主化」与「自由化」转型,这些战略与政策,似乎没有进入川普的雷达网上。面对亚太最重要崛起国家中国大陆,欧巴马时代所建立的「美中新型大国关系」,也还没有进入川普对中关系的战略议程,只是与蔡英文总统通话之后,引发两强之间「一中政策」的调整疑虑,在川普与习近平通话之后,虽然此事件也告一段落,但仍留下一个潜在争议。

■ 区域热点持续加剧

北韩从金正恩上台以来,连续4次核武测试,于2017年的新年电视谈话上,金正恩大肆炫耀北韩核武能力,并称北韩正积极研发的洲际弹道飞弹「试射准备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果不其然,3月6日,在金正恩全程主导下,北韩「战略军火星砲兵部队」进行试射弹道飞弹训练,同时发射4枚飞弹,接近日本的经济海域。北韩参演部队包括负责打击驻日美军基地的部队,据以检验该部队的核弹头管理能力和作战能力。当北韩显示出有能力发展洲际弹道飞弹能量时,也引发美韩加强引进「战区高空飞弹防御系统」(THAAD,简称「萨德系统」),未来也可能推广至日本领土。

不过,当2016年12月,美国与南韩达成协议部署上述系统,由于其X波段雷达侦搜能量高达2,000公里,被北京视为对其国家战略安全极大挑战。中国大陆外交部长王毅指出,目前影响中韩关系的最大问题,就是美韩执意要在韩国部署充满争议的萨德系统,北京敦促南韩悬崖勒马、中止部署,「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显示北韩核试牵动美日韩中的战略角力。不过,问题起因为北韩不断发展「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引发美国与南韩「自我防卫」需求,某种程度北京应该思考如何抑制北韩的冒进作为。

其次,美中南沙岛屿对峙持续紧张,2013年以来中国大陆一直在南沙建构人工岛礁,引发菲律宾提交南海仲裁案,2016年7月,国际海洋仲裁法庭判决马尼拉胜诉,也无法阻止北京的「填海造陆」进程。川普上台以来,美国一直不断强调北京要停止在南沙群岛的军事化工程,2017年2月18日,美国派遣航空母舰战斗群美国尼米兹级航空母舰(Nimitz Class Aircraft Carrier)卡尔文森号(USS Carl Vinson)舰队在南海周边例行巡航任务,显示华盛顿对于北京作为的不满,未来双航母结合,成为例行性巡弋任务,自然加大美中两强在南海地区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此外,美国国防部3月6日公布2016会计年度「自由航行报告」(FON),显示美国船舰行经或飞机越过全球各地总共22个「过度主张海洋主权」国家的海域,在中国大陆部分,包括主张「过度的直线基线」、主张「专属经济海域(EEZ)上空的管辖权」,「对外国飞经其航空识别区但没有进入其领空之意的外国飞机设限」,以及「要求外国军舰无害通过EEZ也需事先获得许可」,某种程度显示美国在乎南海落入中国大陆势力范围,影响其国家核心利益,相关南海主权宣示国也会卷入两强之间的战略竞逐。

对东亚安全情势的冲击

分析上述三项影响东亚战略情势因素,理解在川普上台之后,整体亚太战略轮廓尚未清晰之前,中国大陆积极参与、主导的亚太战略将直接冲击东亚安全情势。

首先,2017年2月17日,习近平在中国大陆「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两个引导:「要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与「引导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国际安全」;此外,1月17日,习近平参加世界经济论坛会议时特别强调,「经济全球化」对许多人而言已成为「潘朵拉的盒子」,但不是全球问题的起因,不能将所有问题归咎于全球化。

其次,北京透过第一次发表的「中国的亚太安全合作政策白皮书」,透露出6项主导亚太安全的原则:

第一,促进共同发展,夯实亚太和平稳定的经济基础。

第二,推进伙伴关系建设,筑牢亚太和平稳定的政治根基。

第三,完善现有地区多边机制,巩固亚太和平稳定的框架支撑。

第四,推动规则建设,完善亚太和平稳定的制度保障。

第五,密切军事交流合作,增强亚太和平稳定的保障力量。

第六,妥善处理分歧矛盾,维护亚太和平稳定的良好环境。

这些皆显示出,北京过去「韬光养晦」的防御性对外战略路线有所调整,某种程度挤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能量。

面对东亚战略新情势,包括北韩核试、台海对峙与南海问题持续发酵下,为了求取最大战略利基,台湾必须采取积极「维持现状」战略思考,维系「中华民国主权独立的现状」,采取「等距交往」的思维,维持「台美关系」的「零意外」,也必须注意「美中关系」未来的走向,尤其在南海主权争议上,台湾必须采取「战略平衡」,发挥太平岛的人道救援作用。在两岸关系方面,建立稳定互动管道,扩大两岸和平发展利基,发挥稳定亚太安全积极参与者的角色。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