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新政下的两岸与美国三边贸易关系◆文/吴福成(台湾经济研究院战略中心副主任)《交流杂志106年4月号第152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2
自从信仰重商主义的川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外界普遍认为他将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严加限制外国进口、强力振兴本国产业,以及全面促进出口以改善贸易收支,并落实美国经济优先、美国劳工优先和美国市场优先等「三个优先」的政见诉求。尤其川普曾公开指控中国大陆是汇率操纵国,以及要对从中国大陆进口的产品课征45%的惩罚性关税,这些报复型的贸易保护措施,势必对大陆的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带来冲击。
川普新政的贸易保护政策实际上已形同一种「川普风险」,将来若引爆美中两国贸易冲突,台湾极可能遭受池鱼之殃。毕竟长期来两岸经贸关系连结紧密,台湾作为大陆的重要供应链伙伴,一旦美国对来自中国大陆的进口产品课征高关税,甚至胁迫人民币大幅升值,台湾不可避免地都会受到连累。
川普新政的贸易保护政策基调
今年2月28日川普就任总统后第一次在国会发表演说,声称「自由贸易必须同时是公平的贸易」、「我们退出了剥夺就业的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已间接表达要消除贸易逆差的强硬立场。他还指控「自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通过以来,美国制造业失去了1/4的工作机会,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以后,美国国内有6万家工厂关闭」,之所以特别点名中国大陆,意在批判中美贸易的不公平性。
尽管川普在演说中并未提及备受关注的「边境调节税」之具体政策,但他却强烈不满「美国向国外出口产品时,被很多国家课征高关税,但海外各国向美国出口产品时,美方几乎不课征什么税」。由于美国众议院共和党已提出「边境调节税」法案,要求减少从美国出口产品的企业之所得税,并对进口产品课征较高关税,最终目的即在鼓励企业留在美国制造、创造更多就业,以及扩大出口、消除贸易逆差。
目前美国已退出TPP,也要重新谈判NAFTA,并将以双边经济协定来取代多边协定,还要绕过WTO多边规则,对贸易逆差庞大且违反与美方协议的中国大陆、墨西哥和德国等采取惩罚性高关税,并借此诱使美国企业以在美国制造取代海外代工。川普此举不仅将颠覆过去美国的全球化贸易政策,也可能瓦解现有的世界贸易秩序和全球产业分工体系。
至于川普在总统选举期间曾强硬批评美国贸易逆差最大来源国中国大陆之汇率政策,扬言在就任总统第一天就将她列为汇率操纵国,这次在国会的演说中却未重提此事。不过,美国财政部于每年4月和10月都会发布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外汇报告,一旦中国大陆被列为汇率操纵国,美国将会启动协商程序,并采取包括惩罚性关税、限制对方进入美国政府采购市场等相关制裁措施。
川普新政将改变两岸与美国三边贸易关系
今年3月1日美国贸易代表署向国会提交的首份「总统2017年贸易政策」报告指称,贸易伙伴国的高关税和出口补贴,已使得美国产品出口失去竞争力,基于WTO架构下的反倾销关税效果薄弱,因此将启动美国的贸易法第301条款,针对不公平贸易国家课征惩罚性高关税。由于川普已宣称对中国大陆课征惩罚性高关税,不排除将来会援引贸易法第301条款来制裁中国大陆。
由于长期来两岸在东亚产业链的分工各有角色承担,台湾主要是出口电脑、电话(含手机)、电子机械和机械设备等关键零组件暨半成品到中国大陆,经在当地加工,组装后的完成品约有50%出口到美国市场。也因此,川普新政若对来自中国大陆的进口产品采取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措施,终将对两岸的贸易出口造成负面影响。
■ 惩罚性高关税和「边境调节税」影响两岸贸易出口
目前中国大陆对美贸易顺差高达3,500亿美元,几乎占美国整体贸易逆差的一半,其中台湾制造因深度参与中国大陆制造的加工贸易模式,已占中国大陆制品在美国货物贸易逆差结构约6.6%的比重,所以将来美国若对中国大陆祭出惩罚性高关税,必将因贸易成本增高而导致中国大陆出口美国的贸易量剧减,台湾出口中国大陆的贸易量也会同步受到影响而缩减。
另外,将来川普新政若执行「边境调节税」措施,中国大陆因出口附加价值占出口总值的比例不高,负面影响有限。台湾则因在全球供应链上对美国经济所占部位较高,加上出口结构差异化程度小,在美国市场被替代的可能性大。根据德意志银行的分析,美国若对进口产品实施20%的「边境调节税」,台湾的贸易顺差受损金额约占GDP的1.5%左右。如果台湾制造的电机产品因「边境调节税」而涨价10%,美国买主则很容易找到本国产品来替代,届时台湾相关产业将蒙受损害。
■「美国制造」影响两岸出口贸易和投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新政强调在美国制造,系要求从零组件到成品等所有产品都必须在美国生产,以取代全球化进程的全球供应链,此举对一直来都把美国作为主要出口市场的两岸经济将带来冲击。因为如果要在美国制造则必须赴美设厂,不仅要投入重大资本,甚至连从海外把原物料暨半成品运到美国的关税负担也是个大问题。
川普新政刻意要把「中国制造」翻转为「美国制造」,使得原本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台外资企业蠢蠢欲动,欲转赴美国投资,甚至连陆资企业如福耀集团、山东太阳纸业、中国天源纺织等为避免被课征高关税,以及希望能更接近市场,也把赴美投资视为一项新选择。
■ 汇率操纵将被定义为不公平补贴
2016年4月,美国财政部第一次提出汇率操纵国家和地区观察名单,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韩国和德国等都上榜。美国财政部认定汇率操纵有几个标准,包括对美货物贸易顺差超过200亿美元、经常帐户盈余占GDP比重超过3%、新增外汇存底超过GDP总额的 2%、有无持续性干预外汇等,若符合前三个标准就被认定是汇率操纵国,符合其中两个标准即列入汇率操纵观察名单。但目前两岸都坚信自己应不致被认定是汇率操纵国,最坏的情况也是与去年一样被列入观察名单而已。
但必须指出的是,川普新政的汇率操纵国指控背后还隐藏著新企图,亦即把汇率操纵定义为不公平补贴,如此一来,美方企业就可迳向美国商务部提出对中国大陆的反补贴申诉。此一新企图旨在有效阻止中国大陆利用货币贬值获取对美出口优势,同时可避免与这个最大贸易伙伴国发生贸易战争。针对美方此一新策略,台湾更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未雨绸缪。
以分散风险作为因应
面对川普新政下的各项贸易保护措施,中国大陆为化解来自美方的外部压力,正加速推进内部的结构改革和扩大内需,以实现经济平稳成长。但台湾夹在中美两大贸易伙伴当中,将来台商恐被迫在中美博弈间选边。也因此,台商必须实事求是,持续维护好中国大陆这块最大的出口市场,同时也应与时俱进,积极布局美国市场,才能巩固好美中台三边的产业供应链关系,并确保和创造更大的贸易利益。
审视整个态势发展,未来台商从中国大陆对美出口恐无法避免高关税障碍,已深耕两岸经济产业合作的台商,应采取分散风险的因应措施,或可考虑在中国大陆当地进行零组件和材料研发的「地产地销」模式,同时瞄准「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建设可能衍生的更大机遇。不过,传统上以中国大陆为加工贸易生产基地的中小企业,若因本身的经营条件难以承担在美国制造之要求,则可考虑返台投资,或配合政府的新南向政策转移到东南亚新兴市场开拓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