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两岸故宫 让文物活起来◆文/李怡芸《交流杂志106年6月号第153期(历史资料)》

近年亚洲各地都兴起了纸胶带热潮,大型书店均会腾出一隅,出售各式各样的纸胶带。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热潮,可说始于台北故宫的「朕知道了」纸胶带,因此话及文创产品必谈台北故宫;陆方也不遑多让,北京故宫近年亦在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上急起直追,截至2016年底,文创产值已近10亿人民币。

台北故宫 国宝衍生设计引领文创风潮

台北故宫的文创产品热潮并非一蹴而就。台北故宫博物院涉足文创产品经营,可说从1965年就开始,当时是印刷图录、明信片销售;1968年及1970年相继成立出版组与科学保管技术室,开始著手相关出版品、仿制品及各类衍生艺术品的开发、量产及贩卖。1983年,台北故宫前院长秦孝仪提出「从传统中创新,艺术与生活结合」方针,让文创产品从单纯的文物复制品发展为一系列的文创衍生商品。2000 年前后,台北故宫更积极推动文物数位典藏计划。数位典藏与文创相结合,各项衍生性商品的开发更为便利与快速。

2009 年起,台北故宫开始举办「文创发展研习营」,借以提升衍生产品质量,并于2010年开始举办「国宝衍生商品设计竞赛」,培育青年文创人才,为故宫文创商品注入新活力。以深受游客喜爱的晴雨两用「翠玉白菜伞」、各种文物组成的「国宝好玩艺」公仔和仿宋代官窑瓷器冰裂纹设计的「冰山一脚」潮袜,这3件商品都是台北故宫每年所举办的「国宝衍生商品设计竞赛」中的得奖作品,基本上皆具备创意新颖、文物特征鲜明的特质,因此开发量产后随即引起市场关注。

台北故宫指出,文创产品的开发主要仍是立足于展览,结合展览内容,这样的产品尤其受到游客的喜爱。以「朕知道了」纸胶带为例,背后的文创源头即是院藏15.8万件的「宫中档朱批奏折」,其中「知道了」是皇帝批阅大臣奏折的常用语,近年清宫剧在两岸持续引起风潮,可说「设计始终来自于环境」。「朕知道了」纸胶带自2013年7月推出即引起回响,2014年便荣获「台湾文化创意产业100大奖」最佳文创产品第5名。

目前,与台北故宫签约的合作开发厂商约 130 多家,品牌授权厂商约20 家,合作领域涉及文具设计、生活装饰、饰品配件、流行趣味、图书影音、典藏精品、书法绘画及畅销礼品等各类文创衍生品。从数位典藏与文创结合,到品牌授权、合作开发,台北故宫文创产品开发已建立起系统化的机制。

北京故宫 卖萌借力网路平台

北京故宫则是于60年前即成立了「文化服务中心」,但此前的文创产品多是馆藏的复制品,虽然文化和历史感厚重,但实用性不强,销量并不好。近几年,北京故宫开始向台北故宫「取经」,以文创产业为载体而找到真正的市场。

2015年10月,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第12届「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论坛」的演讲时指出,北京故宫60年多年来虽一直在文化创意的路上努力,但与台北故宫相较,在趣味性、实用性方面确实不足。台北故宫在这一方面有更多的经验,因此北京故宫也在多次交流、考察,互动中拓宽了思路,现阶段是让文创产品走向更亲民、有趣,更「接地气」之路,让传统艺术与文化走进大众。

北京故宫自从走出「高冷范儿」,也开始走上卖萌之路,就连形象肃穆的雍正皇帝,也成了爱书法、爱加班、爱江山也爱卖萌的「霸道总裁」,自称「感觉自己萌萌哒」、「朕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个美男子」而顿时成为「网红」。以这样的新姿态推出文创商品,北京故宫目前已有7,000多种文创衍生品,且据2016年的销售统计,整体销售额近10亿人民币,而这几年红极一时的文创产品,从「格格钓金龟」书签、胖乎乎的「八旗子弟」调味罐、「尚方宝剑」圆珠笔,到造型巧妙的「官银」存钱筒、「如朕亲临」行李牌,都是俏皮可爱的呆萌系风格。其中最「火」的则是2014年推出的仿蜜蜡朝珠耳机,以酷似清代朝服上的朝珠为造型,被网友戏称「戴上它听歌、写东西,感觉简直像在批奏折」。

因应电子商务时代,北京故宫文化服务中心开设的「故宫淘宝」官方销售网店已有9年的历史,近年人气日渐攀升。2015年故宫文化服务中心首次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团购网站「聚划算」进行跨界合作,登陆平台首页1个多小时后,1,500个「御前侍卫」手机座就宣告售罄,一天内共有1.6万件故宫文创产品在该平台成交,成为一时的舆论热点。2016年北京故宫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在天猫平台上开设官方旗舰店「故宫文创」,与原有的「故宫淘宝」两者互为补充,让北京故宫的文化、艺术、历史透过创意设计手法,与当代产业技术结合。

此外,北京故宫亦借力网路平台,于2013年推出首款APP《胤禛美人图》后,又陆续推出6款APP,有以卡通化宫廷人物引领儿童了解皇帝日常生活的《皇帝的一天》,有满足人们观赏需求的《韩熙载夜宴图》APP,以及「每日故宫」和微信上的「微故宫」等。2015年10月10日,北京故宫的商店被布置成「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意味著文创商品已成为文物的延伸,更容易与民众的生活产生互动。

创新中不失工匠精神

中国大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015年首次提出培育工匠精神,明确指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北京故宫院长单霁翔认为,虽然这是针对经济领域改革发展所提出的号召,但是同样适用于文化领域,标志著文化创意产品研发领域进入了一个以质取胜的新时代。工匠精神代表著一种时代的精神气质,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

由2016年初《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在中国大陆中央电视台首播,随后在中国大陆的视频网站爆红,一度跻身热门搜索,点阅率超过百万。单霁翔认为,该片受到关注的原因,正是一代又一代匠人的匠心,而今日的故宫也应将工匠精神渗透到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制作、行销的各个领域,去除浮躁,去除纯粹的逐利心理,而是透过文创产品将文物背后的人文情怀、艺术造诣、时代精神表现出来。

两岸故宫国际化

面对博物馆公共化、国际化的潮流,两岸故宫近年有不同的诠释与作法。台北故宫在林正仪院长上任后,开放文物图像免费下载政策,自2016年9月起以每季500张的速度,免费释出20M的高解析图档非营利免费使用。林正仪强调「博物馆公共化」为国际时势所趋,各国指标性博物馆多将典藏品照片免费释出于非营利使用。台北故宫期许成为世界级博物馆,当不自外于开放浪潮,亦期望借此提升故宫社教功能,加速知识传递,并带动国内外学术研究风潮。 中国大陆则多以北京故宫的文创产品如高仿真书画《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五牛图》铜牛及《故宫博物院90周年》特种邮票等作为重要国礼,致赠给美国前总统欧巴马及夫人、俄罗斯总统普丁、德国总理梅克尔等国际友人。此外,以「故宫」和「紫禁城」为国际注册商标,已先后在欧盟、纽西兰、印度及香港、澳门等地进行注册,让故宫作为品牌走向全世界。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