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 2025」台商抢自动化商机◆文/陈政录《交流杂志107年8月号第160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1
「中国制造2025」政策推动下, 中国大陆企业「机器换人」的脚步也在加快、应用场景亦更加多元,并逐步从沿海走进内陆,从大企业往小企业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台商有机会能「分一杯羹」,抢进自动化商机。
今年年中,一场于昆山举办的产业展览会上,便有台商直言,行业高度、快速竞争下,现在中国大陆自动化机台的订单卡的很紧,从下单到交货可能两天、三天就完成了;而在另一场贵阳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亦有台商深入中国大陆西南,希望透过其云端平台管理系统,协助企业管理日益增加的自动化产线。
│自动化机器人需求与日俱增
综观中国大陆当前推进「机器换人」、智能制造等政策的地区,从2014年起,以东莞、佛山、广州等地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积极发起下,纷纷针对扶植企业机器换人,编列专项资金,如「科技东莞」的每年2亿推动经费等,而后包括长三角地区的浙江、江苏两省,以及沿海的山东省等,均陆续发布措施。
以同样是台商大本营的浙江为例,除对企业购置的工业机器人按购置费的10%,进行财政补贴,浙江省政府发布的《浙江省「机器人+」行动计划》,也计划在2020年前,目标让浙江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500亿人民币。山东省政府的《〈中国制造2025〉山东行动纲要》也称,对企业购置的工业机器人或各类特种机器人,按购置费给予5到10%的奖励。
甚至三、四线城市如河南许昌,也在今年中启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三年行动方案,包含未来两年新增工业机器人三千台等,成为中国大陆各线城市推动自动化改造的其中一个缩影;针对台商转型升级的辅导,亦有如江苏昆山,向当地台资企业提供6年期、每年不少于20亿人民币的专项资金支持等政策。
在此之下,带动中国大陆工业机器人市场,正呈现「井喷式」的发展,除于2013年正式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外,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创下38万台的新高,较2016年成长29%,而中国大陆市场已成为全球增长的主要发动机,以高达58%的年增率,达到13.8万台。
另,从自动化发展程度的机器人密度来看,中国大陆机器人密度目前仍仅为每万人68台,低于全球每万人74台的平均水准,排名全球第23,仍具相当的发展空间,且按照「中国制造2025」计划,至2020年,中国大陆机器人密度要达到每万人150台。
隶属申万宏源证券的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就称,到2020年,中国大陆工业机器人的市场空间将超过300亿人民币,进而敲动总量超过兆元人民币的自动化改造市场,使得行业爆发成为必然趋势,并为机器人整机与零组件企业,带来发展红利。
│台商抢进布局
因此,目前自动化商机正成为台商逐鹿中原时,不可忽视的选择。以工具机大厂友嘉集团为例,在郑州投资面积多达二千亩,第一期将于今年底陆续完工投产的「友嘉精密机械园区」,和近年并购德国MAG、HESSAPP、瑞士PFIFFNER及义大利JOBS等工具机厂、品牌的举动,正是为了锁定中国大陆的内需市场。 上银集团方面,于苏州工业园区的新厂第一期建置于去年底完工投产后,董事长卓永财也公开表示,由于「中国制造2025」全力推动智慧制造、自动化生产,带动市场强劲需求,集团已决定提前启动新厂的第二期扩建计画。
日前,于昆山举办的品牌产品进口交易会上,友嘉实业集团所属杭州友佳精密机械的销售经理王立柱就说,近二年中国大陆自动化设备销售情况越来越好,成为集团在陆布局的重点,公司除锁定过去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客群外,亦在逐步收购国际品牌后,计划打入更高端、大规模的本土大厂。
气动元件厂商台湾气立旗下,上海气立可昆山办事处副理徐福康亦提到,在中国大陆的制造业工厂,对自动化设备日益增加的需求,已造成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他举例,除政策力推企业自动化转型外,由于许多中小企业的订单卡的很紧,导致很多自动化机台的生产业者,基本上都24小时不停运转。
他说,在昆山,往往一台自动化机台下单后,当晚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商便会完成设计图,之后如台湾气立等元件业者进场,材料马上发货,以便满足市场端,平均3到7天就要取得自动化机台的需求。
徐福康也提到,相比到海外设厂,常遇到产业链配套不够完善的问题。因此,虽面临用工成本上升,在中国大陆的制造商仍多倾向响应「机器换人」政策,使得近年市场的饼可说是「越来越大」。
此外,不仅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随中国大陆将「中国制造2025」深入各个领域,包含教育等,也成为台商布局的新选择。以工业电脑大厂新汉为例,其上海子公司已和当地的英特尔机器人创新中心,以及位在徐州、杭州等江浙一带的大专院校陆续展开合作,借由具软硬体整合技术实力的工业电脑,提供合作方进行各项自动化机械应用场景的教学。
不仅如此,于2018年的贵阳中国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欲赶搭大数据结合云端、互联网,并运用于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台商,也积极抢进内陆布局。
数位无限软件业务副总董启豪说,现在随企业推进智能制造,云端平台越来越多,也产生管理繁复等问题,为让企业在生产环节自动化,于管控平台也能实现自动化管理,数位无限软件借由提供企业整合私有云、公有云的单一介面自主管理和自动维运服务,让客户在面对各类云端数据及平台时,更有效率。
│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商机仍宽广
今年7月初于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大陆工信部装备工业司调研员韩行指称,2017年中国大陆工业机器人产量突破13万台,年增68.1%,约占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此外,服务机器人开始大量应用于医疗康复,抢险救援等专业产品。当前,正是中国大陆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的攻坚阶段。
另,若按照行业区别,电气电子设备和器材制造成为中国大陆市场上,工业机器人的首要应用行业,2017年销售近5万台,年增62.6%,占中国大陆市场总销量的35.2%;汽车制造业方面,2017年新增4.3万余台机器人,销量年增率也达到61.1%。而成长最惊人的则是金属加工业(含机械设备制造业),购置的机器人数量,年增率高达116.2%。可以预见的是,工业机器人市场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延伸的商机空间仍极为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