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青银共居+老少共托+跨代访视 三招打造世代共融社会◆文/章凯闳《交流杂志108年4月号第164期(历史资料)》

「这个世界从没有像此时此刻,有如此多世代共存。高龄化带来挑战,也给我们绝佳机会,和不同世代一起建构我们心中的理想社会。」史丹福大学长寿中心创办人罗拉.卡尔斯坦生说。

台湾愈来愈老,即将迈入超高龄社会;也就是说,10年之内,每5人里就有一人是65岁以上长者。而在少子化同时夹击之下,政府再也不能指望家家户户都有小孩能照顾高龄者,「台湾的家庭结构正在改变。」台大社会系教授陈东升说。

也因此,陌生人组成家庭,或是没有血缘,也能三代同堂的「跨代共居」,逐渐在台萌芽,翻转传统对于「家」的定义。 托育政策催生联盟发言人王兆庆也说,「世代共融」对未来的台湾,恐怕已非「看起来很好」或「可以试试」的选项,而是不得不然的社会型态。

第一招:跨代共居 老房东配小租客

王兆庆观察,台湾以空间设计促进跨世代互动,至少有三种模式:一是「青银共居」;二是「双托共屋」;三为「老少互访、共学」。

陈东升说,跨代共居「是很合理的配对」。由于都市蛋黄区房价高,多数青年无处落脚;高龄、少子化冲击下也形成「无缘社会」,日本还出现「遗品整理暨特殊清扫业」,专门处理孤独死案件。跨代共居是世代互补、互助的契机。

现在,日本东京拥有私宅的独居长者已开始腾出家中闲置空间,供邻近学生族群同住;在美国,有麻省理工毕业生开发手机APP「Nesterly」,线上媒合银发房东、青年租客,犹如青银版的Airbnb,开发跨世代的共享经济。

不仅是传统家户有了改变。美国有建筑师以「共宅(co-housing)」理念,设计社区型的共生公寓,住户们各自拥有私人房舍,但同时与他人共享餐厅、工作室、游憩区等空间。德国政府更倾国家之力,与民间合作兴建、改建老公寓,推动「跨世代共居宅(cohouse)」,强调不同世代在同一屋簷下守望相助。

全台各地响应大学生用「心灵劳务」抵房租

台湾各地方政府,包括双北、桃园、台中、台南,近期也开始运用社宅资源,推动混龄共居。新北市城乡发展局住宅科科长郑健志表示,国内社宅目前六成承租户为青年,但随著超高龄社会来临,未来的中高龄住户可能逐步升高,混龄、共居,将是国内趋势。

台北市阳明老人公寓仿造荷兰安养院换宿计画,开放邻近的文化大学学生入住,每个月只要陪伴老年人购物、聊天,教导使用电脑等20小时「心灵劳务」,即可以3,000元入住独立套房。

租客之一的文化大学政治系学生王斯特,总是一身潮装亮相,个性活泼的他被公寓主任陈文娟形容是「过动儿」。去年的世足赛,他与一位住户爷爷熬夜看总决赛,他才发现,「原来老人家不是每个都早睡早起、生活单调。」

「老实说,当初会申请是因为CP值高。」但王斯特说,共居一学期后,跟长辈们也日久生情,尤其「你对长辈好,他们会对你更好」,每个月20小时的陪伴,早已不是合约上的任务,「就是一种由心出发的交流」。对他而言,室友爷奶们不是等他照顾的老人家,而是「年纪大点的邻居朋友」。

新北市则委托共生公寓平台「玖楼」斥资百万,将三峡北大社宅的3间30坪大的家庭式套房,改造、整合成一间近百坪的「青银共居示范户」,室内加装无障碍设备、去掉房间门槛符合银发族需求。

第二招:双托共屋 混龄照顾

「双托同屋」意即托儿与托老机构,在同一屋簷下或附近。像是小学的闲置空间作为老人的日间照顾中心,小学附设幼儿园每周开设几堂和老人家共做美劳的老少时光。

以泰雅族人原乡长照站「宜兰大同乡茂安日托中心」为例,部落耆老可在一楼空间与儿孙捏作陶偶;七旬泰雅婆婆则用母语解释,人偶的红白黑衣裳,是象征族人的颜色;脸上的纹面则是部落的成年礼。

承办此据点的伊甸基金会宜花东区专员杨淑妃说,这里借镜日本富山型照顾模式,是结合在地需求的「混龄式」日托中心。

位于日本北陆的富山县,面临的问题与台湾偏乡类似:青壮年外流、村中只有老弱,照顾资源匮乏。曾担任护理师的惣万佳代子与友人想出在同一屋簷下照顾村中长者、小孩、身障者的作法,即使如此不符政府「机构只能照顾同一类族群」的规定,无法申请补助;但万以行动成效促成政府修法,打破社福体系「老人归老人、小孩归小孩」依身分、年龄区分的照顾分工。

如今,茂安日托中心的一楼设有无障碍长者活动空间,二楼则是学龄前幼儿的早疗室。此作法,对于隔代教养比率相对高的部落更能拉近代间差距,「也是给彼此刺激一下啦。」杨淑妃说。

「过去部落里,本来也没分谁是『亚健康老人』、谁是『失智失能者』。」行政院原民会社会福利处副处长罗文敏说,以前天冷了,「族里老人与小孩就会聚在一起烤火聊天」,是彼此相互照应,也是文化传承的契机。混龄照顾,与其称作创新,不如说是返古,寻回传统。

第三招:老少互访、共学

「老少互访、共学」则是即便空间不在同一处,透过定期互访,幼儿多了许多爷奶可撒娇。

例如每年服务长辈达2,000人次的新竹社会服务中心,去年起与新竹市幼儿园合作,推出「代间共融」方案,孩子担任小小照服员与长辈相处,每周三与长辈一起玩游戏、绘画、做手工,达到老幼共托、世代共融。孩子也能培养同理心与服务精神,产生跨世代的化学效果。

此外,彭婉如基金会在各县市设立的非营利幼儿园也有如此安排。高雄五甲幼儿园园长简瑞连也说,除与日托爷奶互访外,孩子的阿公阿嬷也会来园里讲古、传承习俗与童年记忆,「每一个孩子的阿公阿嬷,也是其他孩子的阿公阿嬷」。

打破世代藩篱 关键在创意

不过,王兆庆也说,跨世代共融,挑战华人社会的人我分际。对许多人而言,看到大学生到老人养护中心做义工,会拍手称好。但说到自己去与陌生老人同居,或是偶尔拨空到幼儿园、失智老人日照中心,一起读故事书,不见得愿意起而一试。这也是为何,玖楼共同创办人柯伯麟称青银共居是一场「社会实验」。

台湾如何创造不同层次的世代共融?王兆庆说,除了翻转家的想像,公共场域也要体验共融精神,从公共厕所的通用设计、公园和开放设施的共融。此外,他也认为,在以照顾为初衷的托育、托老服务的跨代互动设计外,相对健康、能自理生活的儿童、青年、银发等世代,也要尝试同居的共融。

王兆庆说,这个关键,不在于成本,而是创意,以及如何松绑设施设备法规、松绑我们对未知的恐惧,「让世代差异转为惊喜的火花,也为超高龄社会的到来预作准备。」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