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经济情势及产业展望◆文/孙明德(台湾经济研究院景气预测中心主任)
- 更新日期:112-02-10
2022年,尽管全球仍受Omicron变种病毒威胁,然因疫苗覆盖率已高,病毒致病力减弱,住院及死亡人数并未呈大幅上升,欧美各国于2022年上半年陆续撤除管制措施,亚洲国家亦于下半年解除边境管制,除中国大陆外,疫情对经济活动影响已明显淡化。然2月下旬俄乌两国爆发军事冲突,国际原油价格涨势再起,带动大宗物资价格维持高档,影响全球经济表现,其中又以欧洲经济受害最深。
随著俄乌战事持续进行,推升全球通膨压力,各国央行开启史无前例的紧缩周期,一改过去宽松货币政策的资金环境,美国联准会于2022年全年共升息17码,为1980年代以来最强的升息循环,欧洲央行也于同年7月宣布升息,结束2014年以来的负利率时代。利率走升抑制民间消费及企业支出,全球经济需求于下半年明显降温,此一疲弱态势将延续到2023年。
俄乌战争、新冠疫情持续 2023全球经济疲软
据国际货币基金(IMF)《世界经济展望》表示,全球经济活动普遍放缓且比预期更为严重,通膨处于几十年来的最高水准。各国面临生活成本危机,多数地区的金融环境不断紧缩、俄乌战争、新冠疫情持续不退,都对经济前景造成严重影响。全球经济成长率从2021年的6.0%下降至2022年的3.2%和2023年的2.7%。如果不算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最严重阶段,这是2001年以来最为疲弱的成长表现。全球通膨从2021年的4.7%上升到2022年的8.8%,2023年和2024年将分别降至6.5%和4.1%。IMF表示货币政策应继续以价格稳定为目标,而财政政策应著重于缓解生活成本压力。
贸易方面,WTO于2022年11月28日发布最新《货物贸易晴雨表》,随著全球经济继续遭受强劲逆风的冲击,贸易成长在2022年第4季和2023年放缓。最新的WTO商品贸易指数(Goods Trade Barometer)为96.2,已降至长期趋势值之下。其中,出口订单(91.7)、空运(93.3)和电子元件(91.0)的细项指数拖累整体表现,显示商业信心降温和全球进口需求疲软,而集装箱航运(99.3)和原材料(97.6)指数仅略低于趋势,已失去动力。唯一的例外是汽车产品指数(103.8)高于趋势,主要受惠于美国汽车销售强劲、供应状况改善和日圆大幅贬值导致日本出口增加。整体来看,WTO预测2022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年成长率为3.5%,大幅低于2021年的9.1%,2023年续降至1.0%。
高利率影响企业投资意愿 库存压力攀高
俄乌战争目前仍看不到尽头,俄罗斯总统普丁已明确表示不会停止行动,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亦宣示绝不投降,显示俄乌战争将延续,甚至有战事升级的可能。加上全球气候已连续 3 年面临反圣婴现象,增加各地旱涝风险,全球粮食等大宗商品供应不确定性加剧,全球通膨压力仍高,降低民众可支配所得。此外,2022年以来,主要经济体启动升息循环,高利率影响企业投资意愿,各国制造业活动已明显放缓。
最后,中国大陆疫情政策突转向,病例数激增,短期恐导致生产供应链再度中断,加上美中科技战与各国半导体晶片保护主义再起等变数,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前景疑虑,国际主要预测机构皆认为2023年全球经贸成长速度较2022年放缓。就国际货币基金(IMF)、埃信华迈(IHS Markit)、经济学人(EIU)对2022年与2023年全球经济成长率预测来看,从2022年的2.9%~3.2%降至2023年的1.6%~2.7%;全球贸易受到商品需求降温,贸易成长续缓,供应链瓶颈持续改善,全球贸易预计从2022年的3.7%~4.3%降至1.6%~2.5%。
各国建立半导体制造能量 2023年上半年可望回复成长
产业展望方面,全球电子终端消费产品需求受俄乌战争、通膨加剧等因素尚未淡化下,加上中国大陆疫情再起影响供应链生产,半导体产业成长力道自2022年下半年逐渐趋缓。受到下游客户及供应链进行库存调整,美国对于中国大陆管制力道持续扩大,各国逐渐建立半导体制造能量,导致相关订单能见度较为模糊,市场预期半导体供应链库存水位要到2023年上半年过后才有机会回到成长。
化学材料业方面,预期原料成本支出可望缓解,又东协、印度等海外市场经济展望较为乐观,中国大陆经济表现回温,终端塑胶制品消费意愿提升,且受惠全球太阳能、新能源汽车以及绿色材料需求扩大,相关塑胶原料产品需求展望较为乐观;惟受到中国大陆、美国同业产能竞争压力,特别是202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中石化海南二期、中石油广东轻油裂解项目进入投产阶段,使烯烃、人纤原料供过于求,压力仍存,产品价格表现较为疲弱。
钢铁业方面,主要国家通膨压力仍高,影响当地消费意愿及工业生产表现,台湾产业外销订单减缓,下游业者库存过高且需求不振导致库存去化不易,致使整体回补需求疲弱。然由于台湾公共工程用钢需求尚属平稳,中国大陆稳增长及刺激房市车市相关政策,可望带动当地用钢需求回温,预期下游库存调节可望于2023年第2季告一段落,加上主要业者积极提升高附加价值精致钢品出货比重,有利于2023年下半年产业景气止稳。
汽车及其零件业方面,国内经济成长趋缓、物价高涨与金融市场资产大幅下滑,冲击民众的实质购买力,且原物料价格维持高档,多数车厂将于2023年起调涨汽车售价,导致2023年上半年国内车市买气较不明朗。然随著晶片短缺问题逐渐趋缓,有助国产车递延订单的出货量能增加,加以全球电动车销售量持续上扬,有助于推升台湾相关供应链厂商的订单量与出货量。
地缘政治风险升温 美中争端冲击全球化发展
展望2023年国际政经情势,全球经济前景仍面临诸多下行风险,如美、欧等主要央行同步大幅升息,资金环境紧缩,美元走强令具有大量美元计价负债的经济体益发脆弱,直接危及金融稳定,这些经济体不断扩大的债务危机将严重拖累全球经济成长。尤其,美中争端冲击全球化发展,美国对中国大陆实施晶片出口管制,且积极与国际结盟对抗中国大陆;美国于2022年3月提出Chip 4联盟,旨在增强半导体供应链「安全性」和「弹性」,包括减少世界对中国大陆制造晶片的依赖。受到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升温影响,主要国家持续推动关键物资供应链在地化与区域化,美、欧等国陆续推出晶片法案,巩固其半导体供应链安全,恐将改变全球供应链分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