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减碳透明化 台湾推动碳标签不遗余力◆文/王俐涵(工研院绿能所副研究员)

近年来,减缓气候变迁的意识逐渐提高,产品碳足迹及减碳议题日益受到重视。行政院环境保护署因应全球减碳趋势,民国99年开始推动碳足迹标签相关作业,鼓励企业于产品生命周期之原料取得、制造、配送销售、使用及废弃处理各阶段,了解其碳排放及减量热点。为鼓励厂商进一步借由产品本身、制程及供应链中找出碳排放减少机会,甚至检讨产品绿色设计,达到实质减量成效,于103年起推动碳足迹减量标签(以下称「减碳标签」)。

鼓励企业持续减碳

目前世界各国发展产品碳标签制度尚无国际统一规范,碳标签制度推动初期,取得碳标签证书的产品较少,同类产品碳足迹无法互相比较,第一阶段以鼓励厂商分析并揭露产品碳足迹为目标。国内碳足迹标签(以下称「碳标签」),

指一个产品从原料取得,经过工厂制造、配送销售、消费者使用到最后废弃回收等生命周期各阶段所产生的温室气体,经过换算成二氧化碳当量总和的标示方式。

国内现行碳足迹标签制度主要依循《行政院环境保护署推动产品碳足迹管理要点》执行,鼓勵厂商核算产品碳足迹及持续减碳,并以「碳标签」及「减碳标签」标示,供民众选购參考。标签取得可分为以下4步骤:

一、搜寻适用之产品类别规则

碳足迹产品類别规则,是指对一个或多个产品類别之产品碳足迹量化与沟通的要求事项和指导纲要的一套特定规则。产品若欲申请「碳标签」及「减碳标签」,需先具备适用的碳足迹产品類别规则,才能进行后续碳足迹计算、查证及标签申请,可透过中华民国输出入货品分類号列或中华民国行业标准分類代码,进一步至「产品碳足迹资讯网」(https://cfp-calculate.tw/cfpc/WebPage/LoginPage.aspx)搜寻适用的产品类别规则,若无适用者,可进一步拟定产品适用范围及填写产品类别规则文件基本资料表,至网站中提出案件申请。

二、碳足迹盘查计算

碳足迹盘查计算,应依据ISO 14067:2018及环保署产品碳足迹數据量化与查证规范进行计算。考量目前主要是民生消费品方能进行「碳标签」及「减碳标签」申请,故计算范畴需涵盖原料取得、制造、配送销售、使用及废弃处理等五大阶段所产生的温室气体,经过换算成二氧化碳当量的总和。

产品碳足迹盘查计算过程主要由活动数据及排放系数组合计算而得,其中活动数据多取自工厂生产数值(如原料、能资源及排放等),而排放系数基本上应以供应商提供为主,若考量实务状况不允许,则能引用二级数据资料库数值作为替代。

三、碳足迹查证

前项碳足迹资料,应经产品碳足迹查验机构查证取得查证声明书或关键性审查出具之总结报告,才能进一步申请「碳标签」及「减碳标签」。其中针对国内碳足迹查验机构查证,依据《行政院环境保护署推动产品碳足迹管理要点》第1章第2点第9款,产品碳足迹查验机构,系指取得产品碳足迹认证机构核发之产品碳足迹查验机构认证证书者,目前符合规定者有4家,可至https://cfp-calculate.tw/cfpc/Carbon/WebPage/OrganizationApplyList.aspx查询。

除了上述4家碳足迹查验机构外,为因应行政院环保署推广产品与服务碳揭露与碳标示作业,解决碳足迹查证时间过长及支出成本过高等问题,环保署特别参考ISO/TS 14071:2014及ISO 14044: 2006等条文精神,透过「产品碳足迹资讯网」进行产品碳足迹关键性审查作业,以生命周期评估原则,确认计算程序及盘查清册之數据适用性及合理性,并确保符合碳足迹产品類别规则要求事项,关键性审查相关介绍可参考https://cfp-calculate.tw/cfpc/WebPage/CriticalReview/WhatIs.aspx。

四、标签申请

环保署为因应全球减碳趋势,经长期研拟与规划,于99年开始推动碳足迹标签相关作业,成为全球第11个推动「碳标签」的国家;103年起开始推动「减碳标签」,成为全球第4个推动减(低)碳标签的国家。截至111年11月,国内碳足迹产品类别规则文件(CFP-PCR)已完成制定且尚在有效期限内者有159件,制订中则有10件,申请通过「碳标签」产品1,278件,「减碳标签」产品86件。

针对标签申请,仅需将前述盘查及查证作业完成后所取得的查证证书或声明书,透过「产品碳足迹资讯网」提出申请书、查验摘要报告、标签标示方式等电子文件资料,由审查单位以线上审查方式进行审核,通过后即可授予「碳标签」及「减碳标签」使用权,并颁发证书。

申请「减碳标签」使用权之产品,5年内碳足迹减量需达3%以上,经审查通过后即可取得,除实质呈现减碳成效,更让在意气候变迁的消费者优先选购「减碳标签」产品。

强化低碳产品竞争力

对厂商而言,分析产品碳足迹可了解该产品在各生命周期阶段产生温室气体之比例,进一步检讨温室气体减量的对策,例如采用对环境友善之原料、产品包装减量或回收、提升运输效率等,并要求产品上游供应商共同努力降低产品碳足迹,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形成绿色供应链外,通常可得到降低成本的效果。对消费者而言,可优先选购「碳标签」产品,支持厂商揭露产品碳足迹,并于产品使用及废弃时配合减少碳排放,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之目的。

透过碳标签制度的施行,能使产品各阶段的碳排放来源透明化,促使企业调整碳排放量较大的制程,也能促使消费者正确使用产品,达到减低产品碳排放量的效益。目前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泰国、澳洲等国家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碳足迹相关政策与工作的建置,从已实施产品碳标签的国家观察,许多国家正朝低碳社会的道路迈进,也为企业带来碳排放减量及较高的品牌声誉。期望我国也能借此强化低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消费者对「碳标签」产品的购买意识,达成低碳经济的永续消费与生产模式。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