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辜汪会谈30年后的两岸关系 轻舟已过万重山◆文/沈有忠(东海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今年是辜汪会谈30周年。30年前,两岸在政治氛围大幅变化下,政府基于对等与务实的精神,规划与中国大陆进行事务性的协商与谈判。由于官方条件尚不成熟,彼此也不打算进行政治议题的协商,因此针对民间事务的谈判,以政府授权、民间机构执行为原则。在这样的背景下,台湾在1990年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下称「海基会」),而中国大陆则是在1991年成立了「海峡关系协会」(下称「海协会」)。两会皆定调为民间团体,在官方授权下展开民间交流相关的事务性协商,不涉及敏感的政治议题。经过1992年香港会谈的协商后,尽管会谈结果对于政治议题没有共识,双方仍旧在1993年4月于新加坡见面,并完成4项协议,「辜汪会谈」正式开启两岸交流新页。

辜汪会谈的举办和「九二共识」的出现

1993年的辜汪会谈,双方均秉持「对等协商、互惠双赢」的精神与基础,签署开创新局的4项协议,不仅为两岸人民权益提供进一步保障,也建立两会制度化联系管道。后续对增进两岸民间的认识与了解、促进民间交流,以及解决因交流所衍生的问题、处理突发紧急事件等,都有积极性助益。辜汪会谈被两岸给予正面、积极的评价,也因此30年后的今天,两岸仍对此次会谈举办纪念活动,希望彰显当时会谈的精神。然而「九二共识」与辜汪会谈又有什么关系?

辜汪会谈举行前,1992年两会代表在香港展开事务性磋商,会谈结果并没有针对一中议题达成任何共识,后来却衍生出极具争议的「九二共识」。我们可以从辜振甫的回忆录还原一下历史现场。根据辜振甫回忆录《劲寒梅香》所载述,1992年香港会谈,两会双方就「一个中国」的认知没有达成任何共识。回忆录中写道:「...大陆将香港会谈的结果以及后续的发展,片面宣称为『双方以口头声明的方式确认『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随后进一步改说『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1992年两岸两会的共识。这种说法与事实经过不符。」在香港会谈结束前,海基会建议双方采取口头上各自表述自己立场的方式,在彼此尊重下,暂时搁置争议。但当下海协会没有在会谈结束前做出答复,而是在返回北京后,以传真方式书面表达对于海基会建议「口头表述各自立场」表示「尊重」,这便是所谓「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由来。「一个中国」是海协会所提出,口头上各自表述立场,是海基会的建议,中国大陆对此仅表示尊重,辜汪会谈就此展开。

辜汪会谈精神 搁置争议、平等尊严

后续在台湾方面,1996年李登辉当选首任民选总统,在4月底就职典礼之前,海协会单方面宣称:「93年辜汪会谈前,两会曾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达成口头共识」。这已经是对92年香港会谈的单方面曲解,因为92年的会谈不仅对于一中原则没有共识,所谓的「口头各自表述」中方也没有接受。不仅如此,1996年5月22日,李登辉总统正式就职后两天,海协会甚至正式否认两岸之间有「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共识,宣称「双方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才是1992年的共识。换句话说,所谓的「一中各表」,在海协会的认知里,从来就不是共识,而92会谈的结果。对北京与海协会来说,从头到尾都只有一中,根本不允许各表。

就结果来看,辜汪会谈是成功的,而且确实为两岸人民创造了深化交流的条件。辜汪会谈的精神是「搁置争议、平等尊严、务实协商」,不带有政治前提就是搁置争议的原则。而「九二共识」则是一个被创造出来的政治语言,两岸在92年的香港会谈不仅没有共识,而且「一中各表」中的各自表述,更被海协会严正否认。后来习近平更把「九二共识」、「一中原则」一起放进了「一国两制」的制度框架。所谓的「有了九二共识,才有辜汪会谈」的说法,不仅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与辜汪会谈的精神背道而驰。

「九二共识」是政治语言 非两岸交流前提

 回顾相关历史,可以发现海协会与后来创造出来的「九二共识」,是实践透过交流达成统一的机构和政治语言。海基会则是为了搁置政治争议,服务两岸民间交流的机构,「九二共识」不是海基会在香港会谈的成果。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北京不仅坚持只有同意「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是两岸交流的前提,就连台湾内部,也有部分政党和政治人物,赞同「九二共识」作为两岸交流基础的主张。

辜汪会谈距今已经30年,两岸各自的社会条件、外部环境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台湾社会与民意来说,对于两岸关系与身份认同和30年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依据国立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长期对于台湾人身份认同的民调来看,1992年仅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单一身份认同占25.5%;同时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的双重认同占46.4%,两者合计有71.9%。姑且不论「九二共识」是操作出来的政治语言,不可否认的,当时的主流民意确实也提供了「一中各表」的操作空间。经过30年,同一个机构、同一份民调在2022年的调查结果,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单一认同,只剩下2.7%;同时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的双重认同还有32.9%,但两者相加也只剩下35.6%。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的单一身份认同则高达60.8%。换言之,和30年前相较,中国人的认同元素在台湾已经逐渐失去市场,台湾主体意识已经是当前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其次,就外部环境而言,北京从头到尾将交流视为统一的工具,而创造出来的「九二共识」,则定位为「一中原则」,再加上「一国两制」的制度框架。「九二共识」彻头彻尾只是北京进行统战的工具和包装,1992年的会谈是一个历史,双方没有共识更是事实;30年前的辜汪会谈确实搁置了政治争议,两岸进行务实的民间交流与协商。出现「九二共识」的争议后,现在台湾部分政党和政治人物,却主张政府必须以此为前提才能继续同对岸交流,不仅是错误的历史认知,更是唱和一中的政治操作。

今年海基会举办辜汪会谈30周年纪念座谈会,由董事长李大维主持,并邀请了包括张荣丰、吴安家、刘德勋、江春男等4位在30年前参与或在现场亲身观察这场划时代座谈会的前辈与谈。分别指出辜汪会谈真正的精神在于搁置政治争议、对等尊严,而非一中框架。就算要提一中,在当时也是两岸对于一中,处于一种没有共识的共识。辜汪会谈的精神和成果,创造了对双方人民都有利的历史,应该予以肯定并延续。

「一中原则」限制两岸交流    不符主流民意

30年来,两岸关系发生了很多本质上的变化。用30年前的政治争议来框限现在的政治行为和论述,不仅画地自限,也不符合主流民意。拿「一中原则」来限制两岸交流,只会让两岸关系越走越僵硬,越走路越窄。不设前提、对等交流,才会让两岸越走越弹性,越走路越宽,也才是辜汪会谈真正的精神。

北京坚持只有「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台湾则是主张民主原则下的前途自决。台湾人的前途自决不应只是选举语言,而是主流民意,也是台湾精神,是民意中最具共识的内容。接受一中框架,就不是真正的自决,而是接受北京片面决定台湾的未来。两岸不是不能统一,但非北京所谓的「一中原则」与「一国两制」的模式。

辜汪会谈真正的精神和遗产,应该是针对民间交流的争议和问题务实协商,以平等和尊严的精神,搁置争议、务实协商,而不是反过来把争议作为协商的前提。现在「九二共识」已经很明显的是一个各说各话、没有共识的争议,扭曲辜汪会谈的精神,亦无助重启交流。辜汪会谈30年后,两岸交流反而受到一个虚拟的名词所限制,是很令人遗憾的结果。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