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古道热肠 萧博仁的旅行业人生◆文/戴敬文《交流杂志111年12月号第186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3

「好的,没问题,这件事情我来处理」,热心公益、海派豪爽,这是中华民国旅行商业同业公会全国联合会萧博仁理事长给人的第一印象。来自顾客或旅行同业各种疑难杂症,萧博仁都当作自家事,也是他30多年来的工作写照与做人原则。

开放返乡探亲 开启两岸旅游业务

1960至80年代,台湾经济环境快速发展,旅行观光产业逐渐兴盛,1990年刚从部队退伍的萧博仁在姊姊鼓励下踏入旅行业,做了3年业务后自行创办「大馨旅行社」。萧博仁说,「大馨」取自「贴心」的台语谐音,期许自己提供旅客亲切、优质服务。

萧博仁说,早期嘉义很多眷村,村里的『老芋仔』们好不容易等到政府开放,准备各种伴手礼返乡『探亲兼旅游』,当时帮助不少家庭重逢。

2008年开放陆客来台观光,到台湾看看阿里山、欣赏日月潭,陆客趋之若鹜。随著来台人数渐增,发生紧急事故的情况增多。

他表示,当时陆客旅行团全台「趴趴走」难免会发生意外,经常身兼数职提供协助,除安排家属来台处理善后,同时也扮演政府与家属的沟通桥梁。「与海基会结缘并建立良好的沟通管道,每一次协处工作都能顺利平安」。多年来,有几件重大事故让他印象深刻。

阿里山小火车翻覆 间接建立大陆旅游强制险制度

他回忆,当年接获阿里山小火车翻覆,立刻放下手边工作,马上联系海基会协助安排家属来台,「当时伤患分别被送往6间医院,公会不仅负担数十位家属的相关费用,也安排专车往来医院与旅馆,整个过程延续1个多月才顺利落幕,海基会帮了不少的忙」。萧博仁提及幸好这次发生意外的旅行团都依规定投保旅游意外险,不论亡故或伤者均获得相应理赔,甚至理赔金额达800多万,这次灾变让大陆方面见识台湾完善的旅游保险制度,间接推动大陆旅游强制险制度的建立。

另一场意外是2016年国道陆客团火烧车事故,造成26人死亡,包含24名来自大连的陆客。家属申请在台停留仅8天,在有限时间内将整个善后过程处理完毕相当不易;此时又遇到另一个难题,台湾骨灰坛都是「圆形」设计,大陆北方殡葬习俗则以「方形」为主,家属无法接受圆形骨灰坛,基于对死者及其家属的尊重,他联系专人特别从中国大陆寄送数十个方形骨灰坛来台,当家属手中接到家乡的骨灰坛时,充满无尽感谢,萧博仁说:「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两次事故后,萧博仁时刻提醒自己与员工,身为负责任的旅行业者,除提供客户愉快的旅程外,确保每位旅客都能平安回家更为重要;尤其,不幸意外发生时,要让整个协处过程尽量顺利圆满,让受伤的旅客及家属感到安心。

花莲大地震 直奔现场救援

另一场参与协处的重大意外也是发生于2016年。2016年2月6日晚间11点50分,全台正围绕在春节的热闹氛围中,花莲突然发生芮氏规模6.0的强烈地震,一阵天摇地动,造成当地多处民宅大楼与饭店倒塌,人还在嘉义过年的萧博仁感到一股强烈摇晃便发觉事态不妙。他回忆,当时有许多正在花莲旅游的陆客受到惊吓,「花莲的情况令人怵目惊心,许多陆客连证件都来不及拿就从饭店仓皇逃出,还有一家5口在这波地震中罹难」,他顾不得与家人过年,立即驱车前往花莲协助救援工作。

搜救队不眠不休地开挖,陆续寻获罹难陆客遗体,他们分别来自6个家庭,透过海基会安排家属来台奔丧,每天从早忙到晚,协助家属沟通确认。他说:「向大陆亲属转告『死亡消息』是最困难的事,也令人难过」,直到陪著最后一名家属带著骨灰到桃园机场,对方一句简单的「谢谢」,道尽所有悲伤与无奈,「当下只想能够尽量减少家属的悲痛」,他坦言,这些事件虽然已过多年却历历在目,希望未来憾事不再发生。

新冠疫情来袭 与旅行同业共度难关

萧博仁在从事旅行业多年,面对大环境转变,旅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提供旅客完善服务固然重要,业者自身权益与需求也须获得重视。凭藉著丰富专业的经验,一路从嘉义市旅行公会理事长,历经台湾省旅行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旅行业品保协会到现在的旅行公会全联会理事长,为旅行业者的权益发声,提到新冠疫情对于旅行产业的冲击,更是感触良多。

他表示,数年前在海基会的安排下,邀请交通部观光局与各地旅行公会理事长与资深干部进行业务交流,与时任交通部部长林佳龙建立联系管道。疫情在武汉爆发时,世界各国都还没进行边境管理,某天接到林佳龙部长来电表示政府将执行入出境管制措施,势必对观光旅游业造成重大影响,希望他能协助政府与旅行业者进行沟通。

萧博仁身为旅行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内心天秤在「旅行同业的生计」与「全体国人的健康」两边挣扎,决定选择后者,配合政府工作,召集各地旅行公会共同商讨因应措施,并汇整意见供政府决策参考;同时积极向政府部门争取编列纾困基金,规划各种旅游培训课程,鼓励业者让员工在这段时间借由课程提升个人专业能力,甚至向政府争取薪资补助度过难关,他坦言:「当时安抚同业真的承受不少压力,但为了国人健康安全,这是不得已的选择,感谢很多朋友的支持与谅解」。

期许观光业雨过天晴 恢复往日荣景

观光产业遭逢新冠疫情冲击,萧博仁的身影不断出现,包括向主管机关争取补助、纾困,到转型等多项资源度过危机。

新冠疫情让业界损失惨重,许多业者都努力维持公司营运,人才流失更是业界最大损失,疫情已逐渐趋缓,国门解封让旅行业生机出现曙光,但仍有许多外语专才尚未回归,期盼业界尽快恢复往日荣景。

「助人为快乐之本」,萧博仁有著古道热肠的性格,获得旅客或家属一句感谢,内心成就感非笔墨足以形容。他说,未来还是秉持热心服务的精神,继续为旅行同业的权益打拼,加强与政府部门的默契,让沟通管道更畅通,持续不断地为旅行界与两岸民众提供最「大馨」的服务。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