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移云 智慧化让全球农业更精准◆文/余祁暐(台湾经济研究院生物科技产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兼总监)《交流杂志110年6月号第177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3
近10年来农业发展面临许多挑战,在在凸显目前全球粮食供应体系的脆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估计极端气侯如干旱、暴雨等每年对全球农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3000亿美元,这还没包含农渔牧病虫害如秋行军虫、蝗灾、非洲猪瘟、禽流感等对农业的严重冲击。而2020年COVID-19疫情造成的物流断链、保护主义和粮价上涨更加剧了现有的粮食安全危机,联合国估计这波疫情已使全球饥饿人口再增加超过8千万人,来到近7亿人。农业供给人类赖以为生的热量与营养,是文明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各国无不致力运用科技强化农业韧性(Resilience),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兼顾营养健康与环境友善,其中,又以智慧精准农业技术于近几年快速发展,成为注目焦点之一。
国际智慧农业产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各国农业智慧化相关产业发展突飞猛进,FAO及World Bank更提倡气候智能(慧)型农业(Climate-smart Agriculture, CSA),借由土壤与营养管理、水分收集与使用、病虫控管、生态系统恢复弹性、遗传资源、收获、加工与产品供应链等环境亲和的调适办法来提高生产力、增强抵御能力、减少排放等,以多项技术更加精准解决目前气候所造成的农业问题。
美国在智慧农业发展上主要是利用精准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的概念进行栽培,精准农业为技术支持的农业管理方法,可以观察、测量和分析各个田地和作物的需求,进而促进生产、提高经济效率,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和降低对环境影响,借由大数据(Big Data)、高级分析功能及机器人来达到以上效果。目前国际上如日本、韩国、中国大陆、欧盟及以色列等国,利用资通讯技术(ICT)、机器人、物联网(IoT)等技术节省农业劳动力,达到精确化及提高生产量等目的。
国际创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应用趋势
人口增加提高食物增产的需求,科技新创也开始展开广泛的农业软体、服务、农事技术,以及创新解决方案,来因应大量数据导入农业部门的同时,也可提升效率。随智慧农业发展,国际创新技术促成新创公司崛起。2017年,投资者研究公司CB Insights分析超过100家以上以农业服务业为目标的科技新创公司,将之区分为9大范畴,涵盖农场管理、精准农业与预测分析、机器人与无人机、感测技术、动物资料、智慧灌溉、次世代农场、市场、作物资料/分析等。
跨国农产业或食品制造产业原为投资人关注重点,粮食安全和气候变迁更加深此一趋势。如风险投资公司AgFunder数据指出,2019年,农业食品技术部门的创新有助于更有效率和永续的粮食生产形式,因而吸引近200亿美元的资本,相较于2018年下降了5%,但资金继续流向农业食品公司。2020年,COVID-19疫情暴露出全球食品系统的弱点,一些投资者正将重点转移到食品供应链上。加拿大的BMO全球资产管理公司表示,当展开与所投资的公司合作时,永续食品供应链,包括劳动力福祉,为其关注的重点。
除此之外,2019年全球农业技术领域就获28亿美元的投资,比2015年增长了4倍。根据2019 AgriFood Tech Investment Review资料显示,数位技术的投资(结合了图像、精密农业、传感器和农业设备等独立领域)约占2019年交易活动的41%。投资的案例包含Farmobile的DataEngine,可收集农业数据并加以标准化,便于共享并用于创新服务;Trace Genomics为农民和农艺学家提供土壤DNA测序服务;而CiBo Technologies使农民可以利用真实世界的农事投入来建立一个「虚拟农田」。
智慧农业标竿国家的最新发展与政策推动
就全球标竿国家智慧农业最新发展与政策推动方向进行归纳分析,近年来国际创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应用趋势为:(一)数位基础设施升级,带动现在及未来的区域经济、促进商业发展、串联农村地区的公共设施;(二)智能演算模型建置,以校正数据、验证科学研究、保护环境、节省成本及提高效能、提升生物安全、进行生产预测;(三)区块链追踪溯源,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生产背景,协助其作出对环境友善、符合人权、促进永续生产的选择;(四)数据隐私权保护,便于研究各项农业措施之影响,同时也能兼顾农民的隐私。
随著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更广泛应用,预期将使我们如过去10年所见证智慧型手机和电动车产业进展一样,在智慧农业看到更多全新的应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