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期盼安住乐居的未来《交流杂志110年2月号第175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3
经过漫长的一年多,新冠肺炎疫情未如众人期待般日渐平息,仍然持续影响日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为了抑制疫情,各国纷纷采取不同程度的防疫手段,鼓励人们保持社交距离,透过边境限制、禁止大型集会、要求民众在家工作与学习,减少与他人接触。疫情之下,更突显了家是最安全的避风港。
居住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切入的角度不同,观点与目标也大相迳庭,价值观与利益的复杂权衡,使其成为最难解的议题之一。「有土斯有财」是华人社会根深蒂固的观念,高房价让年轻族群购屋愈形困难,为了落实居住正义,防止金融灰犀牛,两岸都采取政策作为,操作手法则有所不同,台湾在抑制房价与尊重自由市场间寻求平衡点,中国大陆政府强化预售屋监管措施遏制炒房。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全球,疫苗开发与分配成为各国的重中之重,全球疫苗分配严重不均,使疫苗成为外交筹码。中国大陆不仅积极向发展中国家推广疫苗,更提出「健康码」国际互认倡议,与北京大力推动的「中国标准2035」相互呼应,显示其欲将自身标准与框架推展至全球的意图,世界各国的态度与反应,值得关注。
中国大陆去年遭受疫情、虫害、水患、风灾等灾害袭击,主要粮食进口幅度显著成长,引发各界对中国大陆可能有粮食危机的疑虑,保粮增产与农业现代化,仍是重大挑战。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旗下蚂蚁集团上市前被紧急叫停,各种传闻不断,显示中国政府监管网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反垄断调查能否防范电商巨兽闯出不可收拾的金融危机,北京当局对民营企业的管控恐将更严厉,各方都高度关注。
随著行动网路发达、智慧型手机普及,各类社群媒体蓬勃发展,从LINE与微信、FB与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功能、IG与小红书和绿洲、YT与抖音,这些两岸盛行社交通讯APP的对比,可看出社群媒体生态呈现独特性与共通的相似点。尤其,社群媒体的功能与界线越来越模糊,两岸网红必须凸显个人特质,不断创新精进,从单兵作战扩大为团队支持,朝向全通路发展,不只满足于一时爆红,更要追求永续长红。Youtuber已成为流行风潮引领者,创造的网路流行语,反映当前的社会现象与受到关注的议题,成为观察社会变化的窗口。
全球都期盼疫情早日缓和,恢复过往不受拘束地外出、旅游,从事例行的社交活动。值得关注的是,疫情期间被迫作出的种种改变,已经形塑新的生活模式。后疫情时代,世界将以新的型态运作,对我们来说,是挑战也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