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大稻埕艺起来◆文/刘菡《交流杂志109年12月号第174期(历史资料)》

2015年成立的「大稻埕国际艺术节」堂堂迈向第6届。国际艺术节的活动高潮「时空艺阵」,一如既往,发起人周奕成邀请参与的团体和个人,在这一天一起穿上1920年代的服饰,女性以旗袍打扮,男士著民初长袍或当年的绅士装束,以自然、自信的神态,自由地在迪化街上游逛、购物、品茶、喝咖啡,让10月份的大稻埕,回到百年前的时空。

大稻埕崛起于开埠通商

大稻埕的崛起追溯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的1860年,淡水港正式对英、法开埠通商,实际卸货的口岸为艋舺,后来艋舺河道淤塞,加上泉州移民争地盘,被排挤的同安人转移至大稻埕重起炉灶,建立新市街,利用淡水河的航运之便对外贸易,大稻埕逐渐成为北台湾的商业中心。当时行驶于淡水河的戎克船,载著茶叶、布匹、中药材等货物穿梭于泉州至大稻埕间的航道。英、美等国商人也纷纷于六馆街(今南京西路尾)成立洋行进行贸易,大稻埕又跃上国际贸易网络。

1895年,台湾进入日治时期,日本总督府拓原聚落的道路,开辟新市场、堤防,兴建淡水线铁路,大稻埕的商圈再扩展至圆环(已拆除)附近。之后,淡水河道淤积加剧,码头也逐渐没落,铁路取代河运,至1908年纵贯铁路通车后,大稻埕的南北货、中药、布匹等批发业反而更加蓬勃发展,一度成为北部地区米的集散与交易中心。

中西错落的建筑风貌

繁华的国际贸易,为大稻埕带来多样化的建筑风貌,初期来自福建的移民兴建的是闽南式的单层楼,以骑楼(亭仔脚)为主要特色,这是闽南人应运多雨的气候所设计的外廊式风格,一楼临街的走廊成为公共通道,走廊上方为二楼,二楼骑在一楼之上,故称为「骑楼」。

大稻埕国际艺术节共同发起人周奕成认为「骑楼建筑是最符合台北人需求的形式,比当代挑高、冰冷、少了亭仔脚的帷幕大楼,更富有庶民的生息与活力。」过多雷同的帷幕大楼,确实模糊了一个城巿应有的文化特色,幸好台北的高楼大厦,多半保存著骑楼的机能,垢病处只在于无法规约定,令骑楼的地面维持在同一水平,或高或低,对不良于行的残障人士及盲人,犹如蜀道难一般,不体贴也不友善。

大稻埕的洋楼随著时间的递进,出现几种不同样式。1870年代,在永乐町(迪化街之前的名称)北段,首先出现了门面有女儿墙、拱形窗洞、花瓶状栏杆的二层楼房。日治时期,仿西方巴洛克建筑风格美化了中段,建筑正面山墙加高,有的楼房两旁的立柱延续至山墙头,柱头以希腊式雕花收头,建筑面材使用磁砖,整体强调垂直感,造型充满华丽的异国风。

1920年代末期至二次大战爆发前为文化鼎盛期,又陆续兴建大量的「现代主义」楼房,以外观简洁明朗,注重线条表现与比例为特色。另外,外观镌刻了家徽式的浮雕装饰,富丽堂皇的台商洋楼也不断争抢风头。

建构大稻埕为台湾文化复兴基地

对于周奕成而言, 1920年代以后大稻埕进入具代表性的现代化阶段,他选择此处作为创业基地,他说:「大稻埕是台湾文化运动的基地,对我来说,它并不是一般人眼中所谓的老街,而是台湾于战前,民间进入现代化的精神。整个大台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大稻埕。」

二战前的台北城,因为中、西文化及日本文化的冲撞与交融,令台湾人的自主意识逐渐萌芽,政商与文人汇集的大稻埕,更提供了知青救国图强的养份,当时最要的精神导师就是从「台湾总督府医学校」(今台大医学院前身)毕业的蒋渭水。

1916年,蒋渭水在大稻埕太平町(今延平北路)开设大安医院。1921年,又在埕内经营「春风得意楼」,常邀医师、学生与社会运动人士讨论台湾社会弊病与兴革方法。同年10月,由蒋渭水及林献堂等人发起的「台湾文化协会」在静修女子学校举行创立大会,展开一系列的民权启蒙运动。1926年,蒋渭水又开设文化书局,引进先进思潮,被总督府视为反动的「第一指导者」,一生遭拘捕、囚禁十余次。

艺埕时代30多家微型企业成新聚落

蒋渭水也是周奕成的精神导师,艺埕系列街屋开设了「永乐春风」及「南街得意」两家茶馆。采访那一日,在古意盎然的「南街得意」等候一身绅士装扮的周奕成,犹如穿越了时空,回到蒋渭水对陈甜一见钟情的当年。周奕成说:「1920年代的文化运动对我有一种感召,在2008年金融风暴之后,我从政治圈离开,正好满40岁,我想到要做创业和创作这两件事,大稻埕是最符合我所有的理想的一个基地。」

10年来,从设立「世代文化创业群」开始,第一栋街屋「小艺埕」正式开张,接著民艺埕、众艺埕、学艺埕、婉艺程…陆续出现,节奏如同其个性,慢条斯里,不不火,周奕成果真为大稻埕带进各式各样的「艺」,也就是有文化内涵的技术。

至今10栋艺埕,聚集超过 30 家微型企业形成新潮聚落,吸引越来越多巿民及观光客前往看剧、吃饭、喝咖啡、游逛,打破以往只能采买年货的既定印象。「其实在我的脑袋里并没有所谓文创的概念,在我看来文创跟传统产业是同样的东西。一开始就设定五种产业,一茶、二布、三食品农产及中药、四戏曲、五建筑,把历史建筑空间转化为展演空间或变成吸引人的小旅馆。」周奕成说。

回想10多年前,迪化街依旧停留在传统的南北货及布匹批发,对年轻人而言,确实是一条过时又过气的老街。2011年,小艺埕开张之后,怀旧风为迪化街注入了清新的气息,1920年代的茶馆复活了,传统反成为时尚的主流。

诚如周奕成所说,茶叶是大稻埕最老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但早期只有茶行没有茶馆,他直接承租历史建筑来开设茶馆,以期与在地的茶产业接轨、互惠,并营造出1920年的氛围,目的就是想让历史重现,让年轻人更接近茶,体验当年商人、文人在此生活的点滴。

共伴效应的感染力

「时空艺阵」当日,又在北街发现一家走老上海风的小咖啡馆,门口摆放著难得一见的黑胶唱片及机器,周璇的怀旧老歌款款透过转盘传送出来,萦绕在秋光浸润的老街,别有一番浪漫滋味。

显而易见,艺埕系列街屋的感染力已弥漫大稻程,重新改装过的独立商家,也颇有默契地迎合复古风,周奕成没有野心去承租整个迪化街,做整体改造,他让一切机缘随时间去发展、去蕴酿,只坚守初衷,树立典范,他说:「我一开始就设定『世代文化创业群』必须是一个低获利的社会型企业,才能永续经营,这10年来都按照已经设定的方式在做。我们是一个平台,加入我们的新创事业获利往往比我们高,如果租金一直上涨,整个街区环境就无法维持稳定,所以为什么要承租街屋,因为只有取得经营权才能决定是什么样的商业进来,如果采用过去社区营造的方法,非营利模式的话,就没有经营权,有经营权才能做决定。」

相信有10年以上未曾踏足大稻埕的民众,于今前往游逛,定有耳目一新的感受,但并非变得更现代、更前卫,而是如演戏般回到二战前的场景,茶馆、商铺、餐厅、咖啡馆,酒吧…几无例外。

更富趣味的,在「婉艺埕」内还可以租借旗袍、长袍,就地换装,然后到二楼享用下午茶,假想自己和张爱玲、陈甜一样楚楚动人,或如蒋渭水般风度翩翩。也不妨在前厅的仿旧照相馆,拍张老式照片留影、留念。

若以cosplayer的姿态走进街区,也不必担心异样眼光,只需小心骑楼地面一样藏著或高、或低、或必须绕道的不便而已。「我认为政府就是做好基础设施,把地下水道及街道维持干净,其他不需要再做什么了,只需把办活动的钱给清洁队,把这里弄得非常干净,观光客就会喜欢进来。」周奕成表情认真地说。

「国际艺术节」像一部穿越历史的电影,参与者可以选择当主角,也可以当临演或观众,每个角色可以风华万千,也可以历尽沧桑,不同角色构筑多彩人生。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