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开小门,改变全世界 文/汪莉绢(联合报资深记者)《交流杂志100年12月号第120期(历史资料)》

近十年来,原本走红于科学研究的「混沌理论」,在社会文化领域里也经常被引用。「混沌理论」的最简单说法是,即使一个小小初始条件的改变,也会让结果产生巨大的变化。两岸二十多年来的交流与发展,恰好印证「混沌理论」的论述核心,对台湾来说,更是「开小门,影响大中国,改变全世界」。

尽管两岸政治僵局迄未打破,双方各有坚持和立场,但在一般民众的生活里,两岸社会在各领域的交流过程中,早就潜移默化地相互影响并改变彼此。诸如,大陆的农产品和日常用品,以价格优势抢攻台湾,在台湾人的生活里,已经很难摆脱大陆制品;相对的,台湾制造的商品因品质佳,有创意,在大陆受到一定程度的追捧。可以说,无论是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或是休闲精神层面的流行文化与用语,两岸社会都在交流中融合与改变。

犀利哥v.s.HOLD住姐

经历长期隔绝与封闭,两岸开放交流初始,大陆民众只知台湾政治人物蒋介石、蒋经国、李登辉。这些台湾政治人物的形象,大多是大陆官方媒体营造出来,而两岸人员的互动,只局限在台商、陆配与两岸社会精英之间。
曾几何时,随著台湾流行文化进入大陆,大陆民众认识的歌星不仅仅是邓丽君而已,从费玉清、齐秦到周杰伦,在大陆都拥有广大粉丝。近年来,大批台湾综艺节目制作群和广告人才先后到大陆发展,大陆的节目内容开始青出于蓝,超越台湾。台湾民众对大陆节目的认识,也不再停留在历史剧而已,不论是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或是上海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在台湾都有一定的拥护者。
两岸交流二十多年来,民众生活中改变最多,最令人察觉不到的,就是社会文化中逐渐出现「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的情况。其中,两岸用语的差异逐渐变小,而且相互流通,就是最佳例证。
拜网路快速传播之赐,两岸用语的互通与交融,越来越快。例如,台湾媒体和网路流传大陆「犀利哥」的相关报导,一时之间,「××哥」的称呼广泛在台湾网友间使用,新闻媒体也经常引以为标题。而最近发迹的台湾「HOLD住姐」,影片在大陆广为流传后,现在大陆网站标题和网友也经常使用「HOLD住」一词。
自从开放大陆民众来台湾自由行后,越来越多人不再是透过第二手传播来看台湾。台湾的政论节目让大陆民众看得瞠目结舌,就连马英九总统在接受访问都自我调侃地说,大陆游客到台湾最喜欢看政论节目,听名嘴骂他。
事实上,台湾政论节目的影响力早就在大陆生根发芽。广东一些电视台早有类似的节目型态,虽然不碰触敏感的政治问题,但几个主持人和来宾坐在一起针砭民生和地方性的政策,尖锐犀利程度不输台湾任何名嘴。在广东,民众对自己权利的重视与维护,更是超越大陆其他地方,或许也因此,广东的媒体监督和批判政府官员的能力,并不亚于台湾。

永和豆浆v.s.北京烤鸭

谈起两岸交流,不能不提到最大的功臣与桥梁─台商。无论是在大陆从事制造业、服务业或科技业的台商,都对当前大陆民众生活中的食衣住行,具有关键性影响。在改变大陆民众商业、消费模式的同时,也改变了全世界。
广大的台商把现代化的商业模式和「know-how」带进大陆,加速各行各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谈起台商对大陆民众食衣住行的改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康师傅。卖遍全大陆的康师傅,可以说是大陆速食面文化的革命者,一包小小的方便面,彻底改变大陆民众的生活饮食习惯。最早进军大陆的知名的台湾餐饮连锁店永和豆浆,则引领大陆中式快餐的发展,提供干净明亮的餐饮环境,颠覆了大陆传统中式餐厅的经营模式。在科技业部分,台湾科技公司的芯片与技术,也间接促成大陆山寨手机和3C产品的快速发展。
大陆服务业的发展过程,很容易就可以看到台商发挥影响力的案例。就服务态度来说,改革开放以前,大陆几乎没有「服务」一词可言。但是近年来,「顾客至上」、「以客为尊」的服务观念,已经在大陆商界成为主流。尤其是餐饮业,更是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有些餐厅甚至在顾客等待之际,还特别提供贴心的服务。不可讳言,大陆商家学习的能力十分强大。
两岸交流大步往前迈进,也为大陆商家创造到台湾做生意的机会,像北京全聚德烤鸭就迫不及待要进军台湾市场。大陆百年老店或地方性美食的登台,当然也会对台湾民众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元素。

千百惠远嫁v.s.大汪恋

二十多年来,两岸婚姻的型态,也因双方人民接触频繁和大陆经济起飞,出现变化。早在一九九○年代初期,台湾女星千百惠远嫁大陆,当时在两岸社会都是一件稀罕的事。因为当时大多数两岸婚姻都是台湾男子娶大陆女孩,而且很多都是老少配,极少台湾女子嫁往大陆。如今,台湾女星大S、刘若英相继嫁往大陆,大家也觉得稀松平常。可以说,两岸通婚已经越来越「正常化」。
一九八九年时两岸通婚大约只有一百对左右,根据海基会于二○一○年的统计,已有逾三十万对两岸婚姻。这还不包括一些只在大陆登记或没有登记,尚不在计算内的婚姻对数。换句话说,两岸至少有三十万个家庭,因两岸婚姻而产生连结,这些家庭相对于两岸人口不算多,但他们是两岸关系最重要的维系因素之一。
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影响一个社会最大的基本因子。东海大学教授彭怀真在一篇论文中写道,「一个通婚的小门开了,从家庭开始,两岸通婚所生育的下一代更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新的族群,这些人可能是更多元、更动态、更复杂的一个新的人口群。」

交流v.s.改变

随著陆生可以到台湾就读、陆客可以到台湾自由行,大陆民众对台湾接触管道更加多元化,他们对台湾的认知,不再只是二手传播中的刻板印象。借由亲身接触台湾人的感受,从而更了解台湾、台湾社会和台湾人。
接触和交流,是了解和改变对方的第一步。然而,交流与接触必须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包括对政治、社会制度、历史背景,尤其是一九四九年以来两岸各自的发展史,必须有基本的理解与掌握。长期以来,两岸各领域交流一直以来总是停留在「表面」,未能更深入地了解对方社会,以致于未能消弭彼此的隔阂与差距。
例如,有位大陆学者王滨,五年前第一次来台湾时,被台湾「缺乏现代建设」的表象吓到,一时对台湾感到失望,觉得台湾很「破旧」。但是,当他在台湾住了一年多,越住越喜欢台湾,还出版了介绍台湾景点的书「台湾好」。他认为台湾「破旧」,是源自于台湾是亚洲四小龙的刻板印象,因而失望;他对台湾的喜欢,则来自于深度接触与理解,了解这片土地的真实面向。
虽然,透过长期的交流,两岸民众生活彼此逐渐融合,而社会文化层面的差异性也逐渐在缩小。但是,两岸民众的政治态度和民主价值观仍是南辕北辙。大陆与台湾二十多年来不同的发展道路或制度上的差别,使两岸民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迥异。
从长远来看,两岸的交流与开放是阻挡不住的趋势,交流与开放的结果,可能是两岸双赢,皆大欢喜的相互融合;也可能是「因了解而分手」,反而加深两岸民众对彼此价值观的认同落差。如何消弭这些差异和隔阂,正是两岸交流迄今的最大考验,两岸有识之士应深刻省思。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