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社群催生粉丝经济 首要之务:提高黏著度◆文/陈虹瑾《交流杂志105年12月号第150期(历史资料)》

综艺天王吴宗宪日前在脸书上发表的金钟奖讲稿表示,「没有Google还有百度嘛!没有YouTube还有优酷嘛!没有脸书…那微博也不错」,点出两岸网路平台与社群媒体的异与同。

看看宪哥提到的几个平台:百度占全世界搜寻引擎市场份额百分之十二点三,仅次于Google;「优酷」和「土豆」于二○一二年合并,阿里巴巴集团还准备砸新台币一千二百亿全资收购。而素有「山寨版Twitter」之称的新浪微博,更在今年十月传出市值高达新台币三千六百亿元,首度超越Twitter。

但谈到使用者习惯,不能忽略对岸网民们的社交网络平台:微信(WeChat)。在中国大陆,现今社群媒体的市占率,几乎被微博与微信双双垄断;关注微信「朋友圈」和各大「公众号」的大小事,俨然成了跨萤幕使用者不时盯著行动载具的主因。

各种应用制造体验 用户愈黏商机愈大

总部位于伦敦的数据分析公司SimilarWeb近期针对一八七个国家的Android使用者做调查。研究指出,全球最受欢迎的社群软体APP以二○一○年就抢进行动平台的WhatsApp独大,在近百分之六十的国家排行第一,堪称当前最国际化的通讯软体。第二名则是由脸书开发的Facebook Messenger拿下,在全球四分之一的国家夺冠。

社群软体因地区文化不同,各领风骚。值得注意的是,在台湾使用度最高的LINE和中国大陆使用率最高的微信,在总排名中位列第四及第五。

拓墣产业研究所资深研究经理谢雨珊分析,区域发展与全球发展有差异,英美语国家多以WhatsApp称霸;台湾部分,使用者特别钟意使用LINE的贴图和语音功能,中国大陆的微信则因发展得早,在区域内发展出包含公众号、微信支付、微信红包在内的各种应用。

「一定要制造『一连串体验感』,用户才会黏在上面,」她举腾讯发展微信服务,日常活跃用户数冲破六亿的成绩为例,说明消费者愈来愈聪明,若第一次、第二次使用感觉不好,就会离开系统,强调社群软体或通讯软体若想抢占市场,应专注于发展应用服务,所有环节都要紧扣。

「免钱的尚贵」,这句闽南语俚语,也许能说明全球社群软体的发财之道。谢雨珊指出,软体本身并不赚钱,能够衍伸商机的部分,是布建于软体之上的应用服务,「这延伸出来的产值才matters!」

在北京清华大学攻读公共管理学院的台籍博士生罗鼎钧观察,两岸青年世代使用的通讯软体不同,台湾还是以Facebook和LINE为主,中国大陆青年则以微信为大宗。

罗鼎钧负笈北京第三年,硕士念的是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因为交流所需,他在几年前下载微信,其后更创办「两岸青年读者群」微信社群,张贴两岸交流实用资讯、文章与观点分享,天天更新文章。截至目前,群组成员已累计超过三百人,其中包括台湾陆生、中国大陆台生,也包括希望参与两岸交流的大陆青年。

罗鼎钧观察,微信运营至今,在既有的连系功能以外,发展出微信公众平台,更影响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例如,久居大陆的他,已养成使用「微信钱包」的习惯,日常支付非常便利;他的友人甚至透过微信成为微商、开设「微店」,一切手续都在手机上搞定,有人因此赚了一笔。

至于如何看待微博、微信两个截然不同的生态系?他观察,微博貌似「慢慢落伍了」;究其原因,使用者仍以分享动态为大宗,除非使用者是超级网红或名人,否则,网路素人的传播效果有限。微信则不同,虽然生态较封闭,但若经营得当,转发量高,就能行销自己成为某个圈子的「小网红」,甚至晋身达人级专家。

封闭系统 素人更容易出头

不论是网红或达人,在这个互联网战国时代,纷纷体认社群经营与内容行销应该并重。来看看台湾新创团队「桃桃喜」的经营法则。

「大家好,我是简少年,」这天,「桃桃喜」公众号上播放著CEO简子复(简少年)的语音。从法令纹到抬头纹,细细讲解「如何从个人的面相纹路辨识个人特质」,诙谐不失专业,最后结语:「行善积德,从脸上就可以看出来!」
「桃桃喜」落地北京创业,系统提供互联网算命服务,获当地投资人青睐。经营品牌社群心法之一,是定期在微信公众号播放「音控福利」,紧紧黏住粉丝。

「我们做法的关键来自于温度,利用新媒体工具,更有温度的去接触用户。例如,使用语音就比文字更有温度,更能打动用户的心理。」简子复说。

全球网路平台皆然,如何增加社群粉丝黏著度,社群编辑们想破头。他分析,微信群本身「黏性」就很强;花些心思,维护用户的忠诚度,难度并不高。只不过,时间成本较高,因此他们安排专人和用户互动。这种模式,和台湾以往经营社群的「低打扰模式」,大相迳庭。

这个团队重视互动体验,让用户觉得有趣、贴心,「让他们觉得不是机器人,而是有一群『桃桃喜』的好朋友和他们一起玩,共同走过喜怒哀乐。」简子复说。

不少团队有这样的疑问:经营社群,到底该用具有封闭性的微信系统,还是具公开性的微博?

「微博本身还是走名人路线比较重,一个素人要在微博出头还是非常难。」以素人团队进入市场的简子复分析,若想攻占微博,除非请来专业的公关团队进行操作,才可能获得关注。他分析,微博平台早过了红利期,目前已不是自媒体的主战场。

微信,是另一片新大陆。他观察,中国大陆用户百分之九十的手机使用者,皆被微信占据时间。相较于脸书,微信封闭性极高,流量难以转出,形成自成一格的小王国,「若能让用户在这个封闭的渠道上爱上你,他就不容易变心!」此外,微信即将推出微信应用号,未来透过微信社群建构自己的企业生态,将更便利。

直播强调台湾特色 有话题才有粉丝

除了前述社群,两岸网路使用者应该已经注意到,网路直播平台已成为一门新兴生意。「二○一六」俨然成为「直播元年」,社群媒体纷纷导入直播内容,更注重与用户的互动。

统计显示,光是二○一五年,大陆线上直播平台数就逼近二百家,网路直播市场规模约人民币九十亿元,直播平台用户数达二亿人。而这个规模,现正扩大中。

「咦,这能抹在身上?来试看看!」今年夏天,在中国大陆直播平台小有名气的台湾网红「赖夏天」前往位于台北一○一内的店家,透过镜头,对粉丝们播放做SPA、体验精油蜡烛的画面。

看起来只是个普通人的试用行为?要知道,这款一度在中国大陆热卖的「台湾网红最爱精油蜡烛」,小的一颗要价新台币一千五百元,大的售价高达四千元。透过这次直播,短短一小时,就替店家卖掉总价值超过新台币三十万元的精油蜡烛。同时,直播平台上热情的中国大陆粉丝还频频加码,订购其他该品牌的香氛产品。

「我一直在帮台湾品牌商做『把东西卖掉』的角色,东西进到中国大陆,总是要有人买,要用什么方法让中国大陆消费者埋单?」前往中国大陆创业的跨境供应链服务平台「第一哩路」创始人林柏年观察,在中国大陆,社群已成了行销火种,若成功结合品牌与广告主角,可望在社群平台打群架的年代杀出重围,创造话题、快速获利。

在社群平台经营网红经济,直播主的「颜值」和身材不再是收视保证,插科打诨和搞笑内容也未必总能引起共鸣。林柏年观察,适当展现「生活态度」,就有机会抓住粉丝的心。

例如,协助经营网红品牌的林柏年,今年带著「赖夏天」前往位于屏东的原住民部落,参加鲁凯族传统婚礼。这个单纯「和粉丝交朋友」的动作,意外发展出惊人的粉丝黏著率,「对他们(中国大陆)来说,少数民族婚礼都是观光区『演出来』的,想不到台湾还保有古礼。」还有网友追问,「你们那儿的糯米,怎么那么黏?」一场婚礼直播,网红不卖商品,却成功经营粉丝关系。

「经营跨境平台,就是要凸显台湾特色,他们才会埋单!」他强调,尽管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大陆网友对「台式生活」仍很感兴趣,以日常台湾人最常吃的个人小火锅来说,这种题材的直播视讯,就十分受欢迎。

不过是吃个锅,乍看没什么了不起?他解释在中国大陆,想吃火锅,向来得凑满一桌人;在台湾,一个人就能独享精致火锅,羡煞不少大陆粉丝。

不过,直播也带来色情、暴力等不法资讯泛滥、无法及时遏止。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大陆国家互联网资讯办公室近期已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并于十二月一日起实施。具体措施包括,政府严格要求直播平台及发布者取得资格,还得取得牌照。内容方面,必须「先审后发」。

数位时代,中国大陆社群平台百花齐放,后续发展仍待观察。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