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青年二代返台参访 企业名人经验传承◆文/梁琇伶《交流杂志106年12月号第156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1
两岸开放交流已迈入30个年头,早期赴大陆投资的台商陆陆续续面临二代接班的考验。尤其是大陆经济呈现跳跃式的成长,近几年热门产业型态更朝网路、新创发展。台商擅长的传统制造业、餐饮服务业,如何在世界快速变化、大陆企业壮大及并购的浪潮中,维持优势,持续进步,跟上新世代的脚步,也成为接班人的重要课题。海基会为增进与大陆台商青年二代的联系与互动,特别邀请大陆台企联新世代新青年委员会执行长王壮、东莞台青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执行长林子凯等一行14人返台,由海基会柯承亨副董事长兼秘书长带队,前往南侨集团、微风集团参访,并安排企业名人分享转型的经验。
南侨集团 稳定中求变
10月9日上午,一行人愉快地踏著秋初的暖阳前往南侨集团桃园观光工厂,迎接大家的是脸上总是挂著亲切笑容的陈飞龙会长。陈会长亲自简报,对来访的年轻朋友们,知无不言,希望能将自身65年的经验传承下去,细数自1950年代迄今仍屹立不摇的水晶肥皂,如何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求新求变。除与美国企业合资成立台湾旁氏、宝侨家品,并于1992年引进高价冰淇淋Häagen-Dazs,同时开设旗舰专卖店;2005年以后,陆续开设点水楼、潮江燕、引进上海宝莱纳德国啤酒餐厅等品牌;2016年,南侨正式宣布进军东京跨入饭店业。
陈会长鼓励青年二代台商朋友们,无论是接班或是创业,都要先找到消费者,然后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你的资源能够帮助你做什么,进而更细致的拟定计画;不怕调研的辛苦,一试再试,务求最精确的市场需求,别想著3年就回本或打平,5年、7年回本都算正常。与会的年轻人不仅听得津津有味、手上的笔努力记录著,真可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微风集团 掌握流行脉动
接著一行人前往微风集团信义店,由温壮龙经理出面接待。他细数微风集团创立10年间,以微风广场购物中心为基础创造出具个人风格的消费行为与型态,引领了新购物时尚潮流,加以微风台北车站的庶民食尚著重平实却有质感的驿站商场,重新带动了台北车站的人潮与消费。这是微风集团很重要的一步,改变车站风景的同时,并深化追求自然平凡但具内涵质感的生活态度。微风集团更顺应趋势变化,不断创新求变,信义店2015年于台北市百货一级战区开幕,本著营造自然、反璞归真的一贯设计理念,让消费者来到充满速度与脚步竞争的信义商业重地,能有舒缓身心灵、重返自然慢活的悠闲空间。
温经理表示,微风广场成立之初不被看好,草创初期为了丰富柜位,集团自行代理品牌进驻,一步一步发展成现今规模。台北车站的成功,彷佛定心丸,支持著微风集团以区隔消费模式而进行的商场规划。直到现在,执行常务董事廖镇汉、策略长廖晓乔仍经常在集团各大商场巡视,了解消费者需求并找出可更精进的方向。微风集团在百货业的崛起,鼓励了在座年轻人,在传统产业外,掌握流行趋势脉动、享受时尚品味洗礼,商机无限。
革新思维 创造商机
大陆台商经营传统产业者占比较高,台商二代多数碍于接班压力,创业多为餐饮服务业或设计行业,并常于「接班」和「发展个人事业」间徘徊。而今电子商务时代来临,网路购物盛行的情况下,如何打破既定思维,吸引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在两岸贸易额年达1,800亿美元的情况下,迎合市场需求,带动更大的商机,是台商二代不能懈怠的课题。
本次活动在依依不舍中划下圆满的句点,满满的收获,大家已开始期待下一次的参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