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回眸的温暖台南◆文/叶馥颖《交流杂志107年8月号第160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1
清晨薄雾散开,明亮纷踏而来。青石路旁的林间小道,带来的一丝凉意,令人猝不及防。一转眼就过去的3月,打乱了前来徒步的旅人。每每无法提起任何兴趣的自己,感觉置身于荒岛的城市里,身边即使充斥再多的人文情怀,都不能让自己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好像快乐这二字早已离开许久,突然发现自己不再如当初般欢愉谈笑,而是郁郁寡欢,兴许是背井离乡亦或感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造访台南之旅
时光的线性是温柔的骗局,但好在它可以允许我任性妄为一次。收拾好随身的行囊,骑上单车,一路沿街向南追去。去俯看垦丁的海、玉山的脉、去靠近西岸的台湾海峡,去拉住流年好好的对它做一个告别。年少轻狂这四个字生动描绘了此次莽撞、幼稚的行为,但我却没有对此产生一丝的害怕,因为活到现在,从未让自己真正勇敢过一次,哪怕在爱情上都不曾有过。只愿这份来之不易,可以突破时空的界限,在人生的卡片印下漂亮的一章。骑行的车程早已过半,田间小路旁开始打起微亮的光。伴随著它的忽明忽暗,终是抵达位于台湾南部的城市。看著华灯初上的小巷口,满满的溢出所谓的幸福感。停放好车子,休憩一晚过后,坐上当地人们所俗称的区间车,缓缓的驰行进这座名叫台南的城。
大街小巷映衬的即兴涂鸦,随处可见的各色风貌,无一不在诉说这座老城的周遭故事。碰触著古老城墙的一砖一瓦,仰望著神秘庄严的安平古堡,品味著当时的岁月婆娑。游历至池塘旁,细看枝桠里轻浮游动的青红色鲤鱼。轻轻踢落地面上的小碎粒,顺延著它滚动的方向找到了前行的出口,蓦然发现偏离原本要前往赤崁楼的轨道,道路的空无一人,显得自己的单薄无力。突然,眼前停下一辆公交,司机师傅开口询问,热心的拉上当时手无顿挫的我。这份突如其来的感动,也许在他们看来只是路过别人的生命,却会住在我心里一辈子。虽素不相识,但心却倍感温暖。
一路的闲谈之下,渐渐临近街道。转个弯后便抵达了在赤崁街与民族路交叉口上的赤崁楼。熠熠生辉的三个大字和那一抹漆红玛瑙色的墙面吸引著世界各地游客。拿著门票走进大厅,不经意间的转身便会发现一楼角落遗留著征战时的残骸,依照残骸破损的程度来看,想必当时的士兵是多么的英勇无畏,才会让如此坚固的瓦砾变得不堪一击。踏上赤崁楼阁的二层,映入眼帘的是伫立在正中央的透明橱窗,橱窗里盛放著旧时建置的木质船帆。台面案板上刻画著郑成功七次下西洋的事迹和功勋。左边陈列著当时英国枪支炮弹的器械,右边摆放著几幅名家画作。转身下楼,在进口处大厅的礼品屋,挑选几件当地的特色藏品,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不虚此行的旅游
离开带有历史韵味的赤崁楼和安平古堡,踌躇满志的心越发膨胀,人都是情感动物,对于好奇事物寻觅的欲望甚至超过任何物件,包括自身的探索。不一样的是,这座城就像挖不完的宝藏,每一处都有新发现。台南这充满乡野风味的城市,让人不得不暂缓脚步,逐一仔细看遍。聪明的建造者激起人们二次重归的情感,既保持了台南的神秘,也满足前来探寻的好奇。借用小林一茶的话:「我知这世界本如露水般短暂。」然而我依旧相信花前月下的独酌和恒古不变的久远,哪怕它只是昙花一现的美好,我都会将它封存,埋藏心间留作最美的纪念。回程的车敲响了远方的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到最后,我们都不得不习惯散场时,那一盏盏亮起的灯。虽总是带著遗憾离开,但好在一步一个脚印的赏阅了半个村落,不虚此行。
│动容的美好回忆
对于这场台南之旅的经历,它所赋予我的意义非凡。好似一块甜而不腻的方糖,慢慢地用它那蛊惑人心的魔法涉猎著人们躁动而又不安的灵魂。灵魂深处所给予的动容,哪怕领略过大好河山都无法比拟。
曾经的行色匆匆,如今的萦绕于心。本以为我会笑著说出那些曾经在旅途上遇到的遗憾与感谢,直到后来泪水沾湿衣角才意识到,早已被这座城市打动。从未如此真实的去感受人们所描述温暖的我,第一次对它产生了不舍,好像惜惜依别的恋人,还没来得及温存,就要启程前往他方。我想,人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的再见,来日方长,他日会再次相见。
在中国大陆生活时,总以为借别人的镜头去看这个世界相当便利,不用行千里,也知晓四季,但当亲临时你便会发现与众不同。如果可以,我依然希望能透过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去感受台南这份初时回眸的温暖,深深记住城市的每一个街角院落,记住它的名、它暖阳般的光束,和那轻装上阵、潇洒前行的模样。因为你不知道下一个明天你会遇见谁,你也不知道你会错过谁。但曾经的拥有就是一份独一无二的确幸。